2.“旧伞换新伞”,并且换伞不加钱。巨商为什么要做这样亏本的买卖?
因为只有这样,那把藏有金银的旧伞才可能被人送回来,所有的家财才能重回自己手中。
3.“巨商接过一看,正有自己魂牵梦绕的那把伞,伞柄处完好无损。”想象一下巨商这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巨大的喜悦冲击着他的心,他在心里大喊:“我终于找到你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我的万贯家财回来了!”但他知道不能露出喜色,抑制住强烈的心跳,面无表情地递给那人一把新伞。
4.巨商的镇静体现在什么地方?
发现伞丢了,不露声色,正确判断出是行人顺手牵羊;“修伞”改“换伞”,方法巧妙,坚持两年之久;发现那把油纸伞后不动声色,迅速离开。
短文九: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了高薪征集“10秒钟惊险镜头”的活动。许多新闻工作者为此趋之若鹜,征集活动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诸多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其他参赛选手多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的大家。所以,这个10秒钟的镜头一时引起轰动。对于这个作品,每个人都渴望一睹为快。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看了这组镜头,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议论纷纷,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开来的火车扳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他无意中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 A ,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的铁轨边上,丝毫未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
普普通通的人。许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惟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不迟到、矿工或误工过一分钟。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儿子说:“你长大以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 B 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问题与答案]
1. 给加点字注音。
趋之若鹜(wù) 扳道工(bān) 名不见经传(zhuàn)
2. 结合上下文,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空格处,不能重复,同时要保证语义顺畅。
第一处:千钧一发 第二处:生命攸关
3. 对于“卧倒”这个作品,人们为什么都渴望一睹为快?
因为参赛选手多是新闻圈内很有名的大家,而获得冠军的作品“卧倒”的作者却是一个刚参加工作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所以人们渴望一睹为快。
4. 文中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动作描写,同一时间作出两种动作,突出情况危急,不容考虑,表现了扳道工的机智。)
5. 在面临“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的选择时,那位扳道工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他选择了避免一场灾难保护乘客安全。这位扳道工忠于职守,无私忘我,始终把顾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一位英雄。
6. 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仅作提示,从一点谈即可)A.面临抉择时要冷静做出正确的选择。B.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才可以生存,才可以成功。C.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瞬间,抓住真善美。
短文十:决不能放弃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人丘吉尔前来演讲。三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界人士引领等待,翘首以盼。
演讲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的成功秘诀。
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就走下了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掌声经久不息。 [问题与答案]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登峰造极:登上山峰,达到顶点。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
引颈等待:伸长脖子等着。
翘首以盼:昂起头来等待,形容等待的急切。
水泄不通:水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
洗耳恭听:专心恭敬地聆听别人讲话。
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仍不停息,形容掌声或欢呼声。
2. 人们对邱吉尔来牛津大学演讲是什么态度?从哪里看出来?
人们热切的盼望热烈欢迎丘吉尔来演讲。从“各界人士引颈等待,翘首以盼”“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准备洗耳恭听”“大家雷动的掌声”可以看出来。
3.为什么邱吉尔的演讲结束后,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并且经久不息?
因为他们没想到一个伟人讲自己成功的秘诀只有短短三句话,好像辜负了人们的热情,但这三句话确是邱吉尔成功的秘诀,只要落实到行动中,也会成为每个人成功的秘诀,邱吉尔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用最短的语言揭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赢得了人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4.你从邱吉尔意思相同的三个成功秘诀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失败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放弃,从此不再努力。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难有百折不回的勇气,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就一定能成功。让丘吉尔的成功秘诀引导我们的生活,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短文十一:星星点灯
星星是个盲人,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条一到晚上就黑咕隆咚的小巷——小巷没有路灯。小
巷的路还坑坑洼洼,谁走过都会骂娘,不知有多少人在小巷摔伤过。但这些和星星无关,反正她看不见。
星星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把眼睛治好。工作以后,她终于攒了一千元区医院治眼睛,然而,医生的诊断却使她万念俱灰:先天眼组织缺损性失明,无法可治!命中注定,星星将永远和黑暗为伴。星星恨透了黑暗,人也变得没有精神起来。
这天晚上星星从小巷走过时,又听到一个人摔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她突然有了很古怪的想像,小巷变成了一个人,跟她一样没有眼睛。星星就像可怜自己一样可怜起小巷来,一个已冷却的愿望在胸中充涨,重又热切起来。第二天,她就把一千元交到了居委会,说由她出资来为小巷装路灯。
亮灯那天,小巷里的人都像过节似的高兴。有人说:“这装灯的钱不该让星星掏,该我们出!”星星也在一片光明里跑出了家门,她依然只能靠想象,她似乎看到小巷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在冲着她笑呢。
[问题与答案]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万念俱灰”。
万念俱灰:一切的念头都消失了。
2.“工作以后,她终于攒了一千元去医院治眼睛”,你从“终于”一词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星星生活艰难,攒钱很不容易;也可以看出她愿望即将实现的兴奋和欣慰。
3.“一个已冷却的愿望在胸中充涨,重又热切起来”。这个“愿望”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它“已冷却”?为什么“又热切起来”?
这个愿望指见到光明;因为医生断言:她的眼睛无法可治,她再也不抱幻想,所以说这个愿望已冷却;因为她出资为小巷装电灯可以为大家带来光明,自己身处光明之中。
4.写出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星星用自己的付出为大家带来方便,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心中的明灯被点亮,她再也不怕黑暗。奉献的快乐使她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未来一片光明。
短文十二:生命的馈赠
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到寒带的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暴怒的黑熊,我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气停下来时,发现自己迷路了。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只觉得眼前一亮,我终于走出了林海,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