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
★1、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 指对植物的胚、子房、胚珠和胚乳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物的技术。包括幼胚培养、成熟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以及子房培养。
★2、胚培养(embryo culture):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胚从种子、子房或胚珠中分离出来,再放在无菌的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以至形成幼苗的过程。
★3、胚乳培养(endosperm culture):是指将胚乳从母体上分离出来,放在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以至形成幼苗的过程。
4、胚珠培养(ovule culture):是指将胚珠从母体上分离出来,在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幼苗的过程。
5、子房培养(ovary culture):是指将子房从母体上分离出来,在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幼苗的过程。
6、植物离体授粉: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
三、问答题:
★1、胚培养的作用有哪些?
1)在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克服杂种胚不能正常发育 2)克服珠心胚的干扰,提高育种效率 3)缩短育种周期
4)测定休眠种子的萌发率 5)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2、简述离体授粉的程序。
(1)确定开花、花药开裂及授粉时间 (2)去雄后将花蕾套袋隔离 (3)制备无菌子房或胚珠 (4)制备无菌花粉
(5)胚珠或子房的试管内授粉
第5章 《花药和花粉培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花药和花粉培养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花粉 (小孢子)染色体数目的单倍性,培育出单倍体植株。
★2、花药和花粉培养时,花粉发育的最适宜时期是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
3、MS和H培养基适合双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B5培养基适合豆科和十字花科花药培养; N6培养基适合禾谷类作物的花药培养。
★4、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低温冷藏是最常用的方法。
★5、压片染色法是检测花粉发育时期的简便有效方法,常用染色剂为醋酸洋红。
二、名词解释:
★1、花药培养(anther culture):是将花粉发育至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
形成花粉胚或愈伤组织进而分化成植株的技术。
★2、花粉培养(pollen culture):是将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进行离体培养的过程。
三、问答题:
1、 如何确定水稻单核靠边期的花粉?
(1)在水稻中,在外部形态上可根据叶枕距为5-15cm,颖片淡黄绿色、雄蕊长度接近颖片长度的1/2这些条件鉴定。
(2)利用这些外部标志,选择符合条件的花蕾,经镜检确定花粉发育的准确时期。 (3)压片染色法是检测划分发育时期的简便有效方法,常用染色剂为醋酸洋红。 ★2、比较花粉培养与花药培养
相同点:
(1)利用小孢子染色体数目的单倍性,培育出单倍体植株。
(2)成苗途径相同,即有 胚状体成苗 和 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苗两条途径。 不同点:
(1)花药培养属于器官培养;而花粉培养属于细胞培养。
(2)花粉培养没有药壁组织干扰;可计数小孢子产胚率;可观察雄核发育的全过程;单倍体产量高。但技术更复杂。 3、简述花粉分离方法
(1)自然散落法(漂浮培养散落小孢子收集法) 自动散落后,收集培养。
(2)挤压法 在烧杯或研钵中挤压花药,将花粉挤出后收集培养。 (3)机械游离
将花药接种在预处理液或液体培养基上,待花粉
A磁搅拌法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培养液中的花药,使花粉游离出来;
B超速旋切法 通过搅拌器中的高速旋转刀具破碎花蕾、穗子、花药,使小孢子游离出来
第6章 《细胞培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一般平板培养要求细胞密度每毫升为1x103∽100x103 个。 2、条件培养基是悬浮培养过一段时间组织或细胞的液体培养基。
3、细胞悬浮培养主要应用于 植物有用物质的生产、诱发和筛选突变体、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器分离、食品生产等。
4、由植物叶片分离单细胞的方法有机械法和酶解法。 二、名词:
1、看护培养法(nurse culture):是指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块来看护单个细胞,并使其生长和增殖的方法。
★2、平板培养法(plante culture):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3、细胞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 是指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4、初始植板密度(inital planting density):单细胞固体平板培养时,细胞悬浮液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上最初细胞密度。
5、临界密度(critical density):单细胞培养时,初始植板密度低于某值培养细胞就不能进行分裂和发育成细胞团,则该值就是临界密度。
6、植物细胞培养(plant cell culture):是指对植物器官或愈伤组织上分离出的单细胞(或小细胞团)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细胞无性系或再生植株的技术。 三、问答题:
1、如何得到单细胞无性系?
在细胞培养中,常由分散性较好的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物来制备单细胞,也可以用机械法和酶解法从植物器官直接制备单细胞。
由分离的单细胞经看护培养法、微室培养法或平板培养法,即可得到单细胞无性系 ★2、单细胞培养有哪些方法?各有何含义及特点
单细胞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平板培养
(1)看护培养法是指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块来看护单个细胞,并使其生长和增殖的方法。 特点:①简便易行。 ②效果好,易于成功。
③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生长过程。
(2)微室培养:即将细胞培养在很少量的培养基中。
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可连续进行显微观察,将一个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形成细胞团的全部过程记录下来。
(3)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特点:可以定点观察;分离单细胞系比液体浅层培养容易;培养细胞气体交换不畅。 ★3、什么是植板率?小细胞团的计数方法有哪几种?
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小细胞团计数方法:①低倍显微镜直接计算; ②细胞团显影法
4、什么是细胞悬浮培养?简述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的的特点?
细胞悬浮培养:是使离体的植物细胞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的无菌培养。 (1)成批培养的特点:
①细胞生长在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上,直至养分耗尽 ②用搅拌的方法使细胞团和细胞均匀分布
③细胞数目呈现慢—快—慢—停止生长的变化,但必须更换新鲜培养基才能进行下一批培养 (2)连续培养的特点:
①由于不断加入新鲜培养基,保证了养分的充分供应,不会出现悬浮培养物发生营养不足的现象 ②可在培养期间使细胞保持在对数生长期中。细胞增殖速度快 ③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第7章 《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法分离法。 2、原生质体培养基常用的渗透剂是甘露醇和山梨醇。 ★3、原生质体的纯化方法有:沉降法、漂浮法和梯度离心法。 二、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也称体细胞杂交(somatic hybridization),就是使分离下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诱导发生的质膜融合进而细胞核融合,像性细胞受精作用那样互相融合成一体的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