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2 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 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 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 内容生
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 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 ,从中受到教 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 语的意思。
3. 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 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亡羊补
,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
2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这两
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会认“亡”“牢”等 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 6个生字。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精品文档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认“亡”“牢”等 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 6个生字。 2. 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三、 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 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 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 3. (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4. 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 6.
有什么疑问吗?
四、 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 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生字。
(2) 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五、 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
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
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 (指
,
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学生尝试解释)
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
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寓言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 ,后来羊圈破了 ,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 修养圈,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 ,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 也没丢过。)w
2?这个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默读课文第 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来
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小结: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 们,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3.
“补牢”的呢?结果又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 后,他再也没丢羊。
六、 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 根有据,理由充分。
,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
,都要有
www-2-1-cnjy-com
(亡羊)对,这部分内容告诉我
养羊人又是怎样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 ,赶紧把窟窿堵上了 ,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 此以
精品文档
(1) 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描写养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 (2) 在小组内交流。 2. 全班交流评价。
(1) 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① 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能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a.
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 一读。
b. 知道的?
急、可惜,要读出劝的语气)2-1-c-n-j-y
c. 指名尝试读。
d. 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心情。
② 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字 ,能看出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 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再次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 (2) 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①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② 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一词想象养羊人当时的心理。 时的心情。
④ 指导朗读:抓住“赶紧”“结结实实”这两个词来朗读。从这两个词中你知道了什 么?(养羊人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 ,现在修还不晚。看到 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来
(3) 说说句子的不同。 出示句子: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① 说说这两个句子在用词上的不同。 ② 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词 “赶紧”,写出了养羊人行动的迅速 ,强调了他知错就改。) (4) 小结。
养羊人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之后 ,能 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 ,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 ,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可见 ,只要能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3.
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
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发现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 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
七、 明确寓意,延伸拓展
1.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 ,自由谈)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奉劝大家,不要像我
,及时地发现问
乎,到后来的后悔,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 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
尝试读出他当
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知道有第一次的丢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
(从“赶紧” 一词知道街坊很为他着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大家尝试读
(漫不经心、
题并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 后半句,
精品文档
3.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八、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 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为生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学生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 同桌互查,比一比谁写得更规范。 九、梳理板书 亡羊补牢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第二次丢羊 后悔T修羊圈 结果
再也没丢羊 第二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 会认“焦、筋、疲、喘、截” 5个生字,会写“筋、疲” 2个生字;理解“筋疲力尽、 明白” 2个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揠苗助长》 ,能在读中悟出寓意。指出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二组句子的不同。
3. 懂得寓言揭示的道理。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 2个生字。
2. 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 难点
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三、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 出示“禾苗”图片,介绍禾苗的生长规律。 (春种、秋收) 2. 的寓言。 (强
调“揠” “助” “长”的读音)2— n-j ? y
四、 初读寓言,认字读词 1. 字。
2?读一读这5个字,再看看它们在课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 3. 指名认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五、 学习寓言,理解寓意 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 指名4人各读一自然段。 (2) 完成填空。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 ______________ ,就把禾苗 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读寓言,圈出“焦、筋、疲、喘、截” 5个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禾苗(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
会认“焦、筋、疲、喘、截” 5个生字,会写“筋、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