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3A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5:26: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 而亚里士多德被罗素誉为“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们在教育文化领域做出的贡献有哪些共性( ) ①创办学校, 广收弟子 ②教学方法灵活, 不拘一格

③知识渊博, 其思想与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都曾离开自己的故乡, 用游历四方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美国文化部长说: 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 值得受到中国与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法国文化部长说: 从久远的年代开始, 欧洲就承认孔子这位中国与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以下有关孔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说法准确的有( )

①亚洲很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 儒家学说成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受儒学影响最深

③隋唐时, 儒家思想传到西欧 ④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十分推崇孔子的学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圣人, 旧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以下对我国古代有关圣人评述不准确的是( ) A.孔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思想核心是“仁政”, 被誉为“至圣” B.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 著有《伤寒杂病论》, 被誉为“医圣”

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其作《兰亭序》被誉为第一行书, 被誉为“书圣” D.杜甫——唐朝著名诗人, 其以现实主义的“诗史”, 被誉为“诗圣”

4、近代有著名学者评论孔子“言行不一”, 说他一方面主张维护“周礼”, 另一方面又挑战周王统治, 率领弟子周游列国, 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孔子的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 B.奴隶制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C.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

D.维护“周礼”是历史的倒退

5、近年来很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 法泽本译自拉丁文泽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6、孔子说: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 认为这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主张知德合一。这说明二者都( )

A.强调教化人民, 改善人的灵魂 B.希望建立一种平民政治 C.主张通过对人的道德改造维护等级秩序 D.主张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7、孔子周游列国时, 在陈国的匡邑, 被当地士兵与百姓围住五天, 弟子们惊恐不安。孔子安慰大家说: “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这话主要体现孔子( )

A、决心要完成周文王的事业 B、听天由命, 看淡生死

C、相信匡人最终会给他们放行 D、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 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8、孔子自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孔子维护周礼, 拒绝创新 B、孔子忠于西周的传统礼乐制度 C、孔子尊重“五经”的崇高地位 D、为儒家学说立下居主流地位的原则 9、有人说: “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 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 A.孔子的思想被当时的统治阶级广泛采用 B.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没有变化 C.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D.孔子创立的儒学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统治思想

10、为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与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周年, 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假如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 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准确的是( )

A.孔子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与“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 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11、梁启超曾这样评论孔子: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 限于信徒。举中国人, 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 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12、1988年1月, 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 其中说道: “假如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 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以下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 )

A.社会与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13、孔子以“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 主要是为( ) A.重振没落的家庭 B.实现礼乐社会 C.掌握国家统治权力 D.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 14、孔子教育思想中, 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A.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 D.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15、出身布衣、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 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 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究其原因很难穷尽, 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 )

A.其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缓与社会矛盾 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C.“忠恕”思想, 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 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 美国加州的教师节, 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 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 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 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

17、“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有教无类” A.①② C.①②③

B.②③ D.①③④

18、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尊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尊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 A.历代君主全部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1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20、《论语·述而》: “不愤, 不启, 不悱, 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但是谁也绕不开孔子,孔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 材料二 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誓无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3A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8hki2p65c8njyy26yqz6tzp834daf018n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