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定风波》课件PPT教案朗读MP3《定风波》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4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苏轼《定风波》教案

-------粤教版选修本《唐诗宋词元散曲》

兴宁市四矿中学高中语文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3、鉴赏艺术手法。

4、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认识苏轼。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我想:同学们会如何面对挫折、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可能有发泄、自慰、倾诉等几种方式。) 林语堂曾经说苏轼是“秉性难移的乐天派”,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而他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他的曲折人生? 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注意字音,读出节奏

2、体会情感(读出重音字)。通过轻重音的处理把握感情。无论轻重,长短,升降都是为表现情感服务。读出词句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3、解读文本:

①、引导学生分析小序的作用:点明了时,地,人,事,感。 ②、序中叙说了一件事——遇雨。

苏轼用什么来抵抗这场雨?——面对风雨,他并没有躲避,而是吟啸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体现作者敢于积极面对挫折,开朗、宽容、阔达的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③词的上阙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总结人物形象1:风雨中的苏东坡有怎样的表情?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醉”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达者:度量阔达) ④、感悟风雨后的苏轼,感悟苏轼的思想内涵

雨停了,苏轼人生中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

经历了大风大雨的文弱文人苏东坡凤凰涅盘后的新生及释然与平静。 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失败与成功是一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抓住“斜阳”“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抓住重点词“萧瑟处”“风雨”“晴”) 不要将功名利禄荣辱看得太重,要以超然洒脱的心态去对待。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

总结人物形象2: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醒”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聪明的人,不因外界事物而困惑——智者不惑)

4、自由朗读。

①、 从这首短词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如果抓重点句,你会抓哪两

句?(生生讨论时间)。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任”。虽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有几分抗争。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

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这让我想到五祖弟子的话“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②、“归去……”苏轼要往哪寻找归处?(归于自然?归于朝廷?) 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苏轼的坎坷人生经历,使他将人生看得清明,看得透彻。他想归哪儿?归于心。找寻心灵的归处。东坡不躲雨,因

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无论是心灵的驿站,还是心灵的家园,都是找寻一种宁静和通达。

5、读全词,找出小序及词当中你们感觉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A:雨具先去——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从何而来?

蓑: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心中所想,心中有“蓑衣”,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理想化的人生态度。

B:山头斜照却相迎——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否矛盾?

三、词中多次写到了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怀,持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穿林打叶”之雨 ----------自然界中的风雨

“一蓑烟雨”之雨---------人生境遇的风雨 (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也无风雨也无晴”之雨-----心灵的天空无风无雨(晴雨,不过是人心中的某一幻象而已)

——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四、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用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艺术手法:对比,比喻,双关 五、拓展训练

这是一首优美的词,试着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例: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这是抓字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豪迈,或许还有更愿做一介平民,无官一身轻的消极。 (生生讨论试谈)

——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是什么意思啊?用了什么手法?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

六、结语: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七、朗读及作业。

课后随笔:以《我眼中的风雨人生》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定风波》课件PPT教案朗读MP3《定风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8kdn5ucdf2teb88j4i568ub00wtn2005z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