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车滚动轴承故障分析及防止方法(潘磊)docx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8:45: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5章 货车滚动轴承常见故障的预防措施

5.1消除踏面故障

当前运用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等故障主要是车辆制动机性能不良、列车空重混编、司机的不良操纵、调车作业中的制动方式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首先应加强机车乘务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机车乘务员自身素质,其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加大120阀的改造进度。并要尽最大努力改善调车作业中加强车轮踏面擦伤技术状态检查,对擦伤过限及时扣修,积极组织处理制动故障。

5.2加强列检标准化作业

在对轴承进行听、摸、看检查的基础上,对有疑问的故障要抓住“捻、转、诊、鉴”这几个环节。

用“捻”判断油脂 在轴承外部及侧架、车底板、轮辐板有大量甩油时,用手指捻取油脂,当指纹中有金属亮点,并且油脂呈银灰色时,为轴承滚子内、外圈滚道剥离脱落所致。杂质使得轴承内部摩擦加剧,甚至造成保持架破损,若油脂发黑,手指捻动时可清楚的看清指纹,则属于陈旧油脂,由此判断轴承状态正常。

“转”动轴承 转动时速度不宜过快,并且要注意匀速转动。如果能听到均匀的滚子滚动的声音,那么是轴承内部缺油,是正常现象,如果在轴承的某个部位能听到明显的滚子撞击的声音,那么是轴承内有故障,须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有异音,反方向转动时,转不动或有卡滞现象时,那么一定是属于轴承保持架破碎故障,须及时进行处理[6]。

5.3应对列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调查及检测

运用部门所反映的情况表面,因制动操作不当、制动系统故障而导致的车轮擦伤故障率最高,且后果也最为严重,所以应对列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调查检测。主要检测是否有以下故障:基础制动杠杆抗平衡、个别车辆缓解不良、制动机及阀件故障、闸瓦厚度超限、同一列车中各种车型制动率不统一、个车辆制动缸活塞行程不统一、空重阀作用不可靠、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故障或调整不当等,上述故障往往使车辆制动作用不协调,不仅易造成列车纵向冲动加剧,而

13

且易造成制动率偏高、制动力过大的车辆发生车轮滑行擦伤。因此,运用部门应切实加强上述检查,强化闸调器试验质量标准,不得减少试验次数和缩短试验时间。对闸调器要按规定施修,定期检查时必须实行换件维修,即:使用五年的一律拆下大修,不到五年且作用良好的,要做好制动性能试验。以消除事故隐患,保证行车安全。

5.4严格控制转向架及轮对的制造与检修质量

运和试验结果都表明,转向架及轮对的技术状态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而且对车辆的运行品质、对车轮的损伤、剥离均有很大影响,尤其在提速和高速运行条件下,因为速度越高,动载荷越大,将加剧轮轨间接触疲劳引起的剥离。为此应严格控制其制造、检修质量,在目前条件下,尤其对货车转向架制造、检修时,其轮对的动平衡、同一轮对的轴径差、车轮加工的形位公差等均应严格控制,在段修或换轮时还应进行动平衡检验,以保证转向架及轮对一直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改善运行品质,减少轴轮间作用力,从而降低车轮擦伤、剥离的程度。

5.5加强各部门的联劳协作

增加责任心,工作精力集中,充风时不能对车辆制动机过充风。认真检修和调试机车上的列车试验器和机车空气压力调整阀,使其消除故障隐患。工务部门要加强对线路的维修保养,使其符合行车安全要求,不断改进线路质量;车站调车作业时,要控制好车速,减少对铁鞋制动器的使用,有条件的,在线路上装用对车轮无损害的减速项。装载货物时,要使货物均衡装载,杜绝超载,偏载和集重现象的发生。

5.6轴承润滑脂的控制

轴承润滑的目的是使滚动体表面或滑动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以防止金属直接接触。润滑剂对轴承的主要作用为:减轻摩擦及磨损,排除摩擦热,延长轴承的寿命,防止异物侵入。为了充分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务必选用适宜于使用条件的润滑方法和优质润滑剂。电机装配时,注入轴承室的润滑脂必须清洁。润滑脂不干净,混有杂质,特别是坚硬的杂质,易造成轴承非正常磨损,引起轴承故障。润滑脂填充量要适当,若加入量太少,轴承因间断缺油干磨造成发热而引起轴承故障;若加入量太多,润滑脂搅拌发热导致轴承故障,还会变稀甩出污染电机内部。牵引电机润滑脂的填充要按设计量注入,还要在轴承室空间合理分配。轴承室空间由轴承腔,内、外轴承盖间三部分组成,润滑脂应尽量分配在轴承腔和能与轴承包络的面上,填满其空间的三分之一。机车运行过程中,要防止齿轮箱内的油脂窜

14

入电机轴承室,使润滑脂变质并流失,引起轴承故障,并应定期定量补充轴承专用润滑脂,严禁不同牌号的润滑脂混合使用,防止润滑脂变质,失去润滑性能,引起轴承故障。

5.7加强轴承与轴与端盖的选配

对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进行选配使用,以保证合适的过盈量。其中内圈与轴颈的选配是主要的,它们之间的过盈量要适宜。若过盈量过小,轴承运转发热使内圈膨胀,内圈对轴易产生相对运动,导致轴承故障;若是过盈量过大,造成轴承配合间隙缩小,发热使内圈裂损,导致轴承故障烧死[7]。

5.8开发减少车轮擦伤和剥离的新产品与新技术

确认轴承故障时,要以手感为主,听音辅助,手感判断要将精力集中于双手,双手用力压在轴承外圈外径下部位置,左右转动轴承多圈,耳听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和感觉手感的振动。

轴承转动检查,摘掉手套感受轴承内部有无故障,抓住三个关键:即转动时要稳,以免轴承摆动产生其它声响;转动时要慢,感受轴承内部有无卡带或振动;转动时要听,仔细听轴承内部有无滚子碰撞的声。

轴承内部故障的判断:

1.转动轴承声音似蜂鸣(嗡嗡声),即为油封脱落。

2.滚子哗啦哗啦往下落为保持架。这时因为保持架破碎后失去了对滚子的定位作用,轴承转动时滚子之间发生相互撞击造成的声响。保持架破碎后有的轴承在转动时会发生卡带,这是保持架破碎后脱落的金属碎块对滚子运转产生阻力所致,因此在转动轴承时要坚持手感与听音相结合的方式。

3.观察甩出的油脂是否有铁粉,也可以随身带一块磁铁,将油脂涂抹在纸上,用磁铁吸纸片,如纸被吸住则油脂内含有铁粉,一般这样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容易判断。

4.保持架隔窗断裂转动轴承外圈时,会听到无规律的滚子下落声。 5.密封罩便磨转动轴承外圈时,会发出嘶嘶声响。

15

第6章 建议与改进

6.1前盖

前盖、后档密封座槽深度加工不符合规定,使前盖侧面与外油封外端面存在接触隐患,造成事故的发生。

改进建议:轴承外观检查时,确定密封罩不送松动后,需使用样板测量密封罩与外圈相对位移量,超限需退卸轴承检查;轴承开盖检查时,须检查外油封与密封罩、外油封与内油封的配合状态;压装后运行转动灵活性的检查;磨合实验时密封罩、前盖、后档的温度须低于外环温度。

6.2封罩

密封罩建议采用迷宫是密封罩。这样可以缓解密封座与密封圈的摩擦,减少密封罩松动故障。郑州北车车辆段现有378个迷宫式密封罩,只有2个松动,相比之下要好得多,故可作为改进措施;此外一般检修及大修时应严格控制外圈与密封罩的过盈配合量,防止过盈量大小。

6.3保持架

轴承保持架1.建议设计部门完善保持架的结构设计,提高保持架整体强度。2.保持架成品存在着较多的冲压裂纹及应力集中等制造缺陷。因此制造厂家应提高工艺水平,严格各工艺环节的质量管理、监督和控制,消除产品的制造缺陷,使保持架质量不断提高。

6.4加强周期性顶轮检测

顶轮检测是及时发现机车轴承故障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它是采用振动诊断技术,对机车牵引电机轴承故障进行动态检测的方法,利用简易诊断法采集的Kava、Germs等指标参数来判断电机轴承有无异常,而精密诊断法则对所测的故障脉冲信号进行共振解调处理,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找出电机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进一步判断电机轴承发生故障的部位。但由于轴承故障的出现、发展过程比较复杂,按照我段现执行的20万公里的顶轮周期是仅仅不够的,对于故障发展较快的轴承有可能维持不到顶轮检测周期就会发生轴承烧损固死现象。从多年的现场经验总结来看,6K小辅修机车顶轮检测以5万公里为周期比较合理,同时严格按照表2所示转速和门限值加强顶轮检测,这样对于轴承故障的遏制可以达

16

货车滚动轴承故障分析及防止方法(潘磊)docx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8lg14b4zi5nrao1skoi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