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藠头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湘阴藠头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藠头是湘阴县的传统优势农产品。近年来,湘阴藠头的出口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生产标准提高、贸易壁垒接连不断的出现以及行业自身问题的暴露,湘阴藠头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如何使湘阴藠头突破困境,稳定出口和发展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关键词:藠头;出口;品牌
在我国,有三个主要的藠头生产地(湖北梁子湖,湖南湘阴县和江西新建县),其中湘阴藠头的出口量占到了全国的50%,素有“藠头之乡”的美称。 一、湘阴藠头的生产出口现状
湘阴县种植藠头历史悠久,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就开始加工成半成品打入日本市场。目前,湘阴全县已有近10万亩土地在进行藠头轮种,常年基本保持种植面积5万余亩。从事生产藠头的企业高达7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有8家,整个行业从业人员已突破万人。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湘阴藠头凭借其特有的品质以及丰富的口味赢得了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市场份额,成为湘阴县一项重要的出口创汇项目。20XX年,湘阴藠头的出口量达到了4万多吨,实现出口创汇7400多万美元,是全国最大的藠头加工出口创汇基地,解决了4万人的就业问题。现在,随着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湘阴藠头的对外出口贸易正在一步步的增加,但是湘阴藠头在国际市场所占比例却在下降。20XX年,在日本市场上有70%藠头都来自湘阴,到20XX年只有53%,同比下降了17%。在其他的国际市场上,也存在着这样的状况。 二、湘阴藠头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导致藠头出口数量有限
湘阴县内,从事藠头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有很多,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小规模企业,生产的藠头品质不高,再者,现今世界市场上的藠头出口标准越来越高,食品生产技术性日益加强,20XX年湘阴县内开始实行生产技术推广项目,但是由于藠头生产商数量较多,且大多数人都是本地的农民,科技水平素质较为低下,该项目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20XX年,湘阴县的藠头产量达到了320万公斤左
1
右,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相对于20XX年来说增产了将近20%,然而,当藠头加工商将精加工成品准备运出国门的时候,却有40%左右根本无法出口,原因是藠头在种植的时候由于工人们没有很好的掌握藠头的生产种植技术而使得施肥、除虫妨害等环节的实施部导致一部分藠头上的肥料及农药的残留成分过高,无法达到国际上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这样形成了一种湘阴藠头产量高、质量低、出口数量少的不良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藠头的发展。 (二)新产品开发研究力度欠缺无法扩大品牌知名度
一方面,湘阴县的藠头口味单一,有的只适合某个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而无法满足其他国家人们的需要。相关数据显示,江西的藠头企业平均每年花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上的资金达到了企业每年花费资金的21%,而湘阴藠头的这个数值只有6%,整整落后了15%。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向海关申报藠头出口的情况来看,湘阴出口的藠头大多数都为中性包装或使用的是日本、韩国的商标,拥有自己企业独立包装的还不到30%,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很少见到有湘阴独立的藠头品牌。这样一来,大大削弱了藠头爱好者对湘阴藠头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藠头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即使面对日本的农产品认证制度也是无所适从。更为重要的是湘阴藠头还缺少了能准确掌握国际市场动态的海外终端销售渠道,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湘阴县的藠头品牌能得到很好的销售的还不到35%。由于品牌优势的不显著,导致藠头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不能直接的面向消費者,而是要通过一些有较强营销能力海外经销商或者是代理商来增加藠头的出口量,再加上建设营销网络投入的比较少,缺少国际营销的经验等等,使整个的营销环节处在了被控制的状况,藠头品牌的知名度相对薄弱。 (三)出口市场单一,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藠头出口难度
从近年湘阴藠头的出口贸易情况来看,其主要出口市场主要是日本、韩国,但是它的需求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我国的湘阴和江西等藠头生产地,日本会派人前看查看甚至是常住当地来了解藠头的生产状况。20XX年,湘阴藠头生产大丰收,日本商家看中藠头出口市场不足,一再的压低收购价格,给湘阴藠头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湘阴县周利人副县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单一的市场,销售价格的垄断,苦了藠农,也苦了企业”。近些年来,我国藠头出口贸易额逐年下降,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是来自个别主要出口国的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
2
壁垒。由于生产制作加工藠头的企业都是小型企业,且企业内部人员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生产加工设备不先进,以致产品很多都不达不到出口的标准,根本无法走出国门。湘阴三塘的海日藠头加工厂20XX年就由于产品不符合日本、韩国等国家设定的绿色农产品标准而被拒绝进入。大量的藠头涌进国内市场,但是仅仅是满足内需的话,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大的供应量,这样就造成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很大损失。而出口量依然是有限的。 三、促进湘阴藠头出口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采取措施优化产业 1.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面对分散又参差不一的众多藠头生产商,加强生产质量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管理可有效提高藠头的出口竞争力。在各个企业间建立一套统一的生产加工规程,使藠头的种植优良化、加工专业化,生产过程及质量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企业集团化。另外,还要及时的了解收集国际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信息,不断地更新和改革自己企业内部的生产,满足国际化的要求。 2.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并培育品牌知名度
不同国家的人在生活、饮食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居民,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在各个方面都还是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湘阴县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重视吸收消化再创新。努力填充藠头在不同口味上的空缺。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并通过产品创新为依托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首先,参考江西藠头企业的创新模式,按照企业利润的百分比来提取产品的创新基金,并指派具有丰富品牌创新经验的领导人牵头,成立专门的藠头产品开发小组,并提供产品创新的群众意见窗口,吸收不同的创新灵感。其次,湘阴藠头企业要设计属于自己的独有的商标,避免使用中性包装和其他进口国家的包装,让湘阴藠头在外包装上具有唯一的特性。再次,藠头企业要抓住出现的金融机会,与主要出口国的品牌实现跨国并购或重组,这样一来,湘阴藠头可以依靠当地知名品牌的销售渠道来获得海外市场,在有新藠头出现时,还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往海外销货,更好的增大品牌的影响。 3.完善专门的藠头产品销售网络
近年来,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变得越来越频繁,湘阴藠头在向其他国家出口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