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不超过1m3 B.大于1m3 C.等于1m3 D.等于1.2m3 标准答案:A
解析:配制1m3的砌筑砂浆需净干砂1m3,配制1m3的抹灰砂浆净干砂用量不得超过1m3。 7. 水化热大的水泥可用于( )。
A.大体积混凝土 B.冬季施工 C.大型基础 D.水坝 标准答案:B
解析:水化热大的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坝及大型基础中不易散出,将使初凝的混凝土发生膨胀,出现细微裂缝,影响质量。而在一般混凝土构件的冬季施工中,水化热有利于养护硬化。
8. 如果测得混凝土标准试件28天的抗压强度为23MPa,则其强度等级应定为( )。
A.C20 B.1223 C.C25 D.C30 标准答案:A
解析: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用150mm立方体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确定的,共分10个等级。如测得的抗压强度值在两个等级之间,应按低级定级。本题23MPa在20—25MPa之间,所以应定为C20级。
9. 高强混凝土硬化后强度等级不低于[ ]。
A、MU40 B、C40
C、C60 D、CL60 标准答案:c
解析:高强混凝土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或同时外加一定数量的活性矿物掺和料,使硬化后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10. 引气剂常用的是( )
A、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的溶液 B、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的溶液 C、松香热聚物 D、三乙醇胺加氯化钠及亚硝酸钠的复合剂 标准答案:c
解析:引气剂常用的是松香热聚物、松香皂和氯化钙的复合外加剂;密实剂一般用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的溶液;早强剂常用的三乙醇胺或三乙醇胺加氯化钠及亚硝酸钠的复合剂。 11. 对外墙涂料的基本要求不正确 [ ]
A、保护外墙墙面 B、要求有良好的装饰性 C、要求有良好的耐碱性 D、要求有良好的耐候性 标准答案:c
解析:外墙涂料主要起装饰和保护外墙墙面的作用,要求有良好的装饰性、耐水性、耐候性、耐污染性和施工及维修容易。耐碱性主要是对内墙涂料的要求 12. 配制1m3的抹灰砂浆需净干砂体积( )。
A.不超过1m3 B.大于1m3 C.等于1m3 D.等于1.2m3 标准答案:A
解析:配制1m3的砌筑砂浆需净干砂1m3,配制1m3的抹灰砂浆净干砂用量不得超过1m3。 二.多选题:
1. 对碾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正确的[ ] A、骨料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
B、当不用混合材料或用量很少时,宜选用矿渣水泥 C、当混合材料掺量较高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D、碾压混凝土一般不加入缓凝剂 E、不得加入减水剂 标准答案:A, B, C
2. 混凝土掺入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有( ) A、 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B、 可增大混凝土坍落度
C、 可稍增加水泥用量就能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D、 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 E、 提高耐久性 标准答案:A, B, D, E
解析:混凝土减水剂是指在保持混凝土稠度不变的条件下,具有减水增强作用的外加剂。混凝土掺入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 ①保持坍落度不变,掺减水剂可降低单位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耐久性; ②保持用水量不变,掺减水剂可增大混凝土坍落度,能满足泵送
+\\
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③保持强度不变,掺入减水剂可节约水泥用量。 3. 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有[ ]
A、 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B、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 C、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D、不低于250kg/m3,最多不超过625kg/m3。
E、对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60mm。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对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高于C60的,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3)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缓凝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 B、 缓凝剂用于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
C、 常用缓凝剂有三乙醇胺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复合缓凝剂 D、 混凝土缓凝剂是对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E、 蒸气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减水剂 标准答案:A, B, D
解析:混凝土缓凝剂是指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兼有缓凝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称为缓凝减水剂。 缓凝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常用缓凝剂有糖类,如糖钙;有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以及羟基羟酸及其盐类和无机盐类;还有胺盐及其衍生物、纤维素醚等。蒸气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宜掺用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为了能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冻性应多掺入氯化钙早强剂。 B、 硫酸钠(Na2SO4)早强剂,又称元明粉
C、 解决混凝土遭受冰冻、海水侵蚀等作用时的耐久性问题,可采用早强剂 D、 无论哪种混凝土中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都十分微小 标准答案:A, B, D
解析:1、掺入氯盐能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冻性。但氯盐掺量不得过多,否则会引起钢筋锈蚀。 2、硫酸盐早强剂。常用的硫酸钠(Na~SO:)早强剂,又称元明粉, 6. 对碾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正确的[ ] A、骨料。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
B、当不用混合材料或用量很少时,宜选用矿渣水泥 C、当混合材料掺量较高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D、碾压混凝土一般不加入缓凝剂 E、不得加入减水剂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对碾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骨料。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当碾压混凝土分两层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最大粒径采用40mm。为获得较高的密实度应使用较大的砂率,必要时应多种骨料掺配使用。为承受施工中的压振作用,骨料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2)使用的活性混合材料应合格。 (3)水泥。当混合材料掺量较高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以便混凝土尽早获得强度;当不用混合材料或用量很少时,宜选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使混凝土取得良好的耐久性。 (4)外加剂。碾压混凝土施工操作时间长,为此常加入缓凝剂;为使混凝土在水泥浆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和易性,可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为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可加入适量的引气剂。 7. 混凝土掺入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有( ) A、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B、可增大混凝土坍落度
C、可稍增加水泥用量就能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D、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 E、提高耐久性
标准答案:A, B, D, E
解析:混凝土减水剂是指在保持混凝土稠度不变的条件下,具有减水增强作用的外加剂。混凝土掺入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 ①保持坍落度不变,掺减水剂可降低单位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耐久性; ②保持用水量不变,掺减水剂可增大混凝土坍落度,能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3保持强度不变,掺入减水剂可节约水泥用量。 8. 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有[ ]
A、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
B、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 C、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D、不低于250kg/m3,最多不超过625kg/m3
E、对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60mm;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泥; (2)对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高于C60的,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3)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缓凝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 B、 缓凝剂用于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
C、 常用缓凝剂有三乙醇胺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复合缓凝剂 D、 混凝土缓凝剂是对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E、 蒸气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减水剂 标准答案:A, B, D
解析:混凝土缓凝剂是指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兼有缓凝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称为缓凝减水剂。 缓凝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常用缓凝剂有糖类,如糖钙;有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以及羟基羟酸及其盐类和无机盐类;还有胺盐及其衍生物、纤维素醚等。蒸气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宜掺用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
10.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为了能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冻性应多掺入氯化钙早强剂。 B、硫酸钠(Na2SO4)早强剂,又称元明粉
C、解决混凝土遭受冰冻、海水侵蚀等作用时的耐久性问题,可采用早强剂 D、无论哪种混凝土中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都十分微小 标准答案:A, B, D
解析:1、掺入氯盐能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冻性。但氯盐掺量不得过多,否则会引起钢筋锈蚀。 2、硫酸盐早强剂。常用的硫酸钠(NaSO4)早强剂,又称元明粉, 11. 减水剂常用品种主要有( )
A、氯化钙(CaCl2) B、氯化钠(NaCl) C、NNO D、木钙粉 标准答案:C, D
解析:减水剂常用品种主要有: ①普通型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质素磺酸钙(简称木钙粉、M型),在相同强度和流动性要求下,节约水泥10%左右; ②高效减水剂,掺入NNO的混凝土,其耐久性、抗硫酸盐、抗渗、抗钢筋锈蚀等均优于一般晋通混凝土。在保持相同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下,可节约水泥15%左右。
12. 早强剂多用于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目前常用的早强剂有( )
A、氯盐 B、硫酸盐
C、三乙醇胺 D、木质素磺酸钙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混凝土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若外加剂兼有早强和减水作用则称为早强减水剂。 早强剂多用于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目前常用的早强剂有:氯盐、硫酸盐、三乙醇胺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复合早强剂。
13. 普通防水混凝土是采用[ ]、适宜的灰砂比(1: 2~1:2.5)和使用自然级配等方法配制的。 A、较小的水灰比、 B、较高的水泥用量 C、较高的砂率 D、较低的砂率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普通防水混凝土是依据提高砂浆密实性和增加混凝土的有效阻水截面的原理,采用较小的水灰比、较高的水泥用量和砂率、适宜的灰砂比(1: 2~1:2.5)和使用自然级配等方法配制的。普通防水混凝土施工方便、质量可靠,适宜于地上、地下防水工程。
1.3建筑施工技术
1.3.1土石方工程施工 (P47)
+\\
一、土石方工程分类及施工要求 (一)土石方工程分类 1.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前必须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中规定),计算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确定挖方、填方的平衡调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2.基坑(槽)开挖
一般开挖深度在5m及其以内的称为浅基坑(槽),挖深超过5m的称为深基坑(槽)。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坑(槽)底标高及边坡坡度要求开挖基坑(槽)。
例题:基坑(槽)开挖。一般开挖深度超过[ 5 ]m的称为深基坑(槽)。
A.2 B.3 C.4 D.5 答案:D 分析:基坑(槽)开挖。一般开挖深度在5m及其以内的称为浅基坑(槽),挖深超过5m的称为深基坑(槽)。 3.基坑(槽)回填
基础完成后的肥槽、房心需回填,为了确保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正确选择填方土料与填筑方法。填方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4.路基修筑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场内外道路,以及公路、铁路专用线,均需修筑路基,路基挖方称为路堑,填方称为路堤。
(二)土方工程施工要求
(1)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质量密度、含水量、内摩擦角及内聚力等)、工程地质情况、边坡高度及使用期确定。
(2)对于较久的土质边坡或易风化的岩石边坡,开挖后应及时采用喷浆、抹面、嵌补、植被等护面措施。
(3)土方宜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
(4)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时,在一定挖土深度内可以不放坡,也可以不加支撑,但挖土深度不宜超过规定。
(5)在原有建筑附近开挖基坑(槽),如开挖深度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埋深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原有基础和挖方边坡的稳定。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L≥(1~2)*H
式中 L——原有建筑基础底面边缘至挖方坡脚的距离
H——原有建筑基础底面标高与坑(槽)标高之差,
1~2——安全距离系数,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时取1;地质条件不良,有地下水时取1.5~2。
(6)基坑(槽)的土质边坡,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要注意保护,防止塌方。
例题:现在原有建筑附近开挖基坑,无地下水,开挖深度比原有建筑基础深2m,应保持[ ]的距离。
A、1.5 B、2 C、2.5 D、3 答案: B
二、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P49) (一)推土机施工
推土机是一种自行式的挖土、运土工具。运距在lOO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时常采用之,以30-60m为最佳运距。推土机的特点是操作灵活,运输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较快,易于转移。推土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卸下铲刀牵引其他无动力的土方机械. 1.推土机的主要作业方式
(1)直铲作业。经济作业距离为小型履带推土机一般为50m以内;中型履带推土机为50-lOOm,最远不宜超过120m;大型履带推土机为50-lOOm,最远不宜超过150m;轮胎式推土机为50~80m,最远不宜超过150m。
(2)侧铲作业。用于傍山铲土、单侧弃土。侧铲作业的经济运距一般较直铲作业时短,生产率也低。
(3)斜铲作业。主要应用在坡度不大的斜坡上铲运硬土及挖沟等作业 2.推土机推土的施工方法 (1)下坡推土法。
(2)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
(3)并列推土法。在较大面积的平整场地施工中,采用两台或三台推土机并列推土,能减少土的散失。并列推土时,并列台数不宜超过四台,否则互相影响。 (4)沟槽推土法。就是沿第一次推过的原槽推土。 (5)斜角推土法
例题:关于推土机施工不正确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