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从事泡沫消费?美国银行接给A去买汽车,所以这是泡沫消费,因为他借钱买汽车,然后美国银行把一期债券卖给投资人取出一千块,再借一千块给 B去投资买冰箱,再拿一千块债券借给债权人,然后又拿这个债券借给第三个人买电脑,所以他唯一的功用就是从投资里那里取回三千块钱,借给A和B、C进行泡沫消费。而中国透过政府的两项政策,第一就是拉动GDP,使得消费比例达到35%,第二个政策由于招商引资,使产能扩大到GDP的30%,就是我们一半的产能靠着三千的泡沫所吸收的。那么你慢慢看出危机了,就是我们全国对于出口的误判,误判什么呢?我们没有把它当成三千块的泡沫消费,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常态,我们甚至简单认为美国、欧洲的消费需求上升,所以我们拼命建仓,拼命扩仓,错误是一样的,因为泡沫消费一旦爆破,就像楼市跟股市一样很难起来了。
当银行借一千块给A去买汽车以后,他们把这个债权拿在手里不想借给其他人了,为什么不想借呢?因为有三聚氰氨,他就一千块钱抠在手上坐收利息,所以到 11月份美国政府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美国的泡沫消费由过去三千块跌到了11月份的一千块。美国政府希望拿出8千亿美金里面一千亿借给投资人,请投资人拿一千亿里面的一千块钱向银行收购汽车债权,然后希望银行拿这一千块借给B买冰箱,然后拿一千块冰箱的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拿美国政府一千亿里面的一千块钱给银行。希望透过这种借款借给投资人一千亿的方式激活消费市场,否则就冻结了,激活的目的就是让美国人有一千块的泡沫消费变成三千块的泡沫消费。你只要跟从事出口有关的行业,10月份你的出口订单大幅下滑,原因就是中国工商链条透过35%的过剩产能跟美国的工商链条紧密的挂钩在一起了。
我在08年年初就说过10月份之后情况急转直下,这是我当时的言论,我当时判定到年底的时候这就是结果。所以这两个管道一旦遇到三聚氰氨使得泡沫消费从三千块变成一千块,第二道防火墙漏水,原因是因为三大汽车公司问题,就像一刀插在我国工商链条的第一张骨牌。这就是你所见到的2009年的开始。 所以为什么1月7日联想开始重组,本身已经不是联想是不是要重组了,而且联想现象要使得各位来宾值得警惕,因为他是必然结果,懂得我的意思嘛,这
就是我们学到的第三个泡沫。
后面还有第四个泡沫, 05年、06年开始,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从而冲击第二张骨牌.按照分析,有四大重要原因,以及无数小原因,四大重要原因,第一国家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第二个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第三个原因劳动合同法;第四个原因宏观调控的误判,再加上其他一些小原因都是误判,但是太多了,所以我挑四个比较重要的。第一个就是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问题,这个是我今天跟大家谈的第四个泡沫。
我透过这个场合告诉你一个新的思维,那就是国际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操作。国际金融资本这20、30年给亚洲各国造成灭顶式的冲击,而且我觉得我们对它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毛泽东说的一句话是对的,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变,今天的帝国主义是以国际化为前导,金融为后盾,他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其实我听很多人讲说,我们的经济马上会复苏,我希望他来听听我的演讲,看看日本人,看看亚洲这些国家,看看越南,你再来发言也不迟,请大家多学习一些别国的经验,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认识,请你注意,日本的工业基础比我们强多少倍,你知不知道,他都扛不住金融海啸。
一个真正以赚钱为目的的国际金融炒家,他赚钱你都不知道为什么。比如建行最大股东是谁?外资股东是谁?美国商业银行,美国银行在07年下半年声明,说次贷危机他们受到重大损失,但是建行的上市让他们赚到1300亿,也就是我们全国13亿老百姓每一个人都付出了100块.因为建行上市的定价权是由国际金融资本所掌控的,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你千万注意。一旦取得定价权,它的目的就是石油价格从70块涨到147块,这是算计中国,然后跌到35,这是算计俄罗斯。2009年,普京跟他们还有一场博弈,鹿死谁手,我的水平有限,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告诉你们他们将如何博弈,在这次炒作之下,中国应该损失几千亿美金,俄罗斯也损失5千亿美金,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给上海宝钢上课,我就告诉宝钢,你不要把泡沫当成常态,这是第四个泡沫,叫做国际通货膨胀的泡沫,我请各位注意,今天讲了四个泡沫,你一定要铭记在心,不要用正常的供需原理做判断.
第一个泡沫,股市泡沫使得中产阶级倒掉;第二个楼市泡沫使得我们地产行业从09年真正走入冬天,09年开始如果没有大量新建楼盘,你能想象他的冲击多大;第三个是消费泡沫,使得我们占了35%有关的GDP出口制造业陷入全面的困境;第四个泡沫国际通货膨胀的泡沫使得我国和能源相关的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冬天,请你注意这四个泡沫的冲击有多大,大部分的产业都被冲击到了,假设一种情况,如果事先我们就能够有判断,不要误判的话,我们今年情况不至于如此之被动。
如何理解中国制造业投资营商环境恶化
我告诉各位如何理解中国制造业投资营商环境恶化,第一个叫做国际通货膨胀的泡沫;第二是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第三是《劳动合同法》的误判;第四是宏观调控的误判,连续误判。
通货膨胀,叫做国际金融资本,或者叫做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我们企业家目前还停留在产业资本的水平.请你记住我一句话,产业资本的思维碰到金融资本所设下的金融战之后,你唯一的可能就是全败。你总认为第一要确保原材料来源,第二要确保你的市场能够销售出去,这就是我们产业资本的简单思维。如果你还停留在产业资本的水平,那你的下场就很凄惨,如果你的对手是金融资本的话,你会被杀的体无完肤。
我们这个国家有35%的过剩产能要靠出口来吸收,既然是过剩产能要靠出口吸收,所以出口减掉进口,那一定是贸易顺差,是常态,而且很多工厂进口原材料以后简单加工出口,所以在这种结构之下成为一种必然,就像在去年11月份跟12月份,我们经济已经走下坡之后,出口大跌,比如说11月份出口下跌2%, 12月份出口下跌接近3%,而进口11月份下跌17%,12月份下跌21%,进口下跌的速度远远大于出口下跌的速度,这就是35%过剩产能必然的结果。那是什么结果,人民币就升值,到12月份还升值,我佩服你的勇气,是什么时代,你还敢让人民币升值,我们前一阵子连续贬值5天,被美国一吓不敢贬了。各位懂我的意思吧,有些事是只能说不能做的。而且我们出口这么衰退了,你没有想到人民币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势的货币,你知道吗?美金在涨,人民币涨的还多,最强势的货币就是人民币,我们出口这么衰退了,你还保持这么强势的增值,我不知道该说你什么,我只有四个字,无话可说。
第三个《劳动合同法》又是误判,《劳动合同法》本身意义我觉得是很重大的,这点我们凭良心讲确实是,因为透过国家的立法,透过人大的立法来保护弱势群体本身是值得钦佩的,问题是你错了,到最后形成三输的局面,企业输、劳工输,政府最后买单跟着输,因为第一缺乏论证,第二缺乏试点。
第四个宏观调控的误判,这个请大家注意,我这几年就我一个人到处呼吁宏观调控是错的,当然没人听,一直到08年8月份才整个转过来,对中央政府这种态度转变我也给予正面的评价,至少转过来了,政府最近也提出很多的检讨,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为什么会误判?误判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认定中国所看到的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他们发生的原因就是认为日本当时是一样的.从表现现象来看,日本当时和我们06年、07年是一样的,可那是日本,他是因为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太过泛滥,但是我们中国不是,我们中国就是我讲的工商链条的第一张骨牌,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是由于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可是当政府误判之后。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因此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收回流动性,方法之一提高利率,收回流动性;之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而且进行了几年。到了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宣布两防,当时我那时候还是比较不成熟,我心急如焚,我到处演讲,到处呼吁政府不能两防,一定要帮助制造业,当然没人听,想自己也多事。你看看到最后还是改过来了,为什么呢?这一切都来源于两个字误判。误判的结果透过三个管道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大家注意听。
第一个管道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银行从民营企业部门大量收回流动性,打给地方政府从事基础建设去了,就是GDP工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四五年宏观调控下来,我国的广义货币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增长率依然维持在16—18%的高峰,依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因为钱都去了公共建设部门,这就是为什么这么高的信贷规模增长率,而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享受不到实惠的原因,就是因为整个社会流动性产生了逆流转现象,从民营企业转到了公共建设部门,因此根本就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流动性移转的问题,从而使得民营经济开始萧条,而公共建设部门开始膨胀,这就是我所说的二元经济,和公共建设有关部门是过热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过冷的,我们这么多年就是二元经济。
第二个管道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配合上了前面的成本、汇率、《劳动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