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0 18:40: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C.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B.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D.常见的氧化物:MgO KMnO4 H2O

2 .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3 . 将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实验均作用完全): ①通过NaOH固体后,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变为红色; 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试推断:原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 A.CO、CO2、N2 C.H2、CO2、N2

B.CO、CO2、H2O(气体) D.H2、CO、H2O(气体)

4 . 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的发现了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灯丝晃动是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 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 . 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时,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 D.多数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的④上

第 1 页 共 12 页

6 . 晓形同学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后推断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B.在磁场中某点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的指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C.磁感线能形象的描述磁场,它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

D.磁极部分的磁感线分布较密集,可以利用磁感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强弱

7 .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十面霾伏”的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下列关于雾和霾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B.雾霾天气会加重消化道疾病

C.提倡绿色出行是治理雾霾天气的一项重要举措 D.雾霾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8 . 下面是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其中不正确的是 A.2CO:表示 2 个一氧化碳分子 B.2H:表示 2 个氢原子

C.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S 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9 . 如图所示,一个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有甲、乙、丙三个触点(可接通或断开),使用过程中,当人站在地上,身体一部分接触到金属外壳时,最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三个触点处于( )

A.甲接通、乙接通、丙接通 B.甲断开、乙接通、丙断开 C.甲断开、乙断开、丙接通 D.甲接通、乙断开、丙断开

10 .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若火势不是太大,则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 C.用沙土盖灭

11 . 下列关于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B.玉米种子萌发时幼苗的早期营养主要来自于子叶

C.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土移栽,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D.被子植物受精作用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壁发育成果实

B.用湿抹布盖灭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第 2 页 共 12 页

12 . 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A.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B.生成物Ba(AlO2)2中含有三种离子 C.反应前后钡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Ba+Ba(AlO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 “七七一矿”是位于大洲镇的一座矿山,盛产核原料铀-235(U-235),根据铀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 )

A.铀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铀原子的中子数为143

B.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5 D.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克

14 . 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15 . 在相同数目的CO2和SO2分子中,含有相同的 A.氧分子数

B.氧原子数

C.氧元素数

D.氧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16 .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目前,防治松材线虫病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是在松树干基部斜钻出一个小孔,在小孔上插入药剂瓶,如图所示。依靠树体自身的输导功能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位,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第 3 页 共 12 页

(1)松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国山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松树属于_____。 (2)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位,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结构中的_____。

(3)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松树同样会受到松材线虫的侵害,但在一段时间内,松树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

17 .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1)物质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2)甲、乙、丙与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3)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18 . 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______________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________________,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________________种生理作用。

19 . 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极,电源的D端是____

极。

20 . “反对运动员使用违禁药品”是“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只查验出6例违禁使用药品的事例。已知“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属于 (选填“氧化物”、“有机物”、“无机物”)。 (2)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 . 如图所示并联电路中,R0不变,Rx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R会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 4 页 共 12 页

现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阻值已知且不同的四个定值电阻R1、R2、R3和R4,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要求:

(1)画出实验的电路图。________

(2)写出实验的步骤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______

22 . 为探究CO2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

(3)化学课上,李芹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小艺认为是碳酸钠,小亮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小华认为是氢氧化钠.

李芹同学认为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李芹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为氧化钠.

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结论:白色物质为_____.

(反思评价)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3 . 完成下表的填写

第 5 页 共 12 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95ce3ltzr3pit886asl2xn8u9whcj0049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