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室电压损失计算
取距离变配电室距离最远处回路进行计算,采用负荷矩方法:
求电压损失计算表 配线形式 线路名称 1KV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 铜导线 截面积:70.00 导线类型 三相线路 电阻 = 0.31 感抗 = 0.078 负荷情况 (用负荷矩计算) 负荷序号 1 计算结果 有功负荷 (kW) 15 线路电压损失 (%):0.153 线路长度 (km) 0.04 求电压损失计算表 配线形式 相电压单相线路负荷 线路名称 1KV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 铜导线 截面积:10.00 导线类型 电阻 =2.04 感抗 = 0.108 负荷情况 (用负荷矩计算) 负荷序号 1 计算结果 有功负荷 (kW) 7.5 线路电压损失 (%):0.220 线路长度 (km) 0.02 【结论】:总线路电压损失Δu% =Δu% =Δu%(变压器)+Δu%(变压器出口升压) +Δu(线路) = -3+5-(0.153+0.220) = 1.627,符合规范要求(-5<Δu%<5)。
1#变配电室低压短路电流计算书
屋顶层排烟风机处短路电流计算:
排烟风机配电箱进线为WDZN-YJY-4X70+1X35 ,长度约40米,计算配电箱处的短路电流,同时校验断路器的灵敏度。
参考手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计算单相短路电流:
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周期量有数值Id1 Id1 = 5.84kA
校验:断路器In=40A,短路电流分断能力满足要求。且断路器短路电流整定值I3=10In,满足Id1=5.84KA?1.3 I3=0.52KA的灵敏度校验要求。
计算变配电室配电箱APE-PD1的末端三相短路电流及热稳定性校验:条件:变配电室
配电箱ATPD1进线为WDZ-YJY-4x35+1x16 ,长度约15米,排风机配电回路线缆为WDZ-BYJ-4x10-CT,长度约20米,计算配电箱处的短路电流。
求变配电室配电箱ATPD1的末端三相短路电流周期量有数值Id3:
Id3 = 14.47KA
排风机的末端三相短路电流周期量有数值Id3:
Id3 = 4.93KA
1
APE-PD1进线断路器选用T1N160R40F3P, AC 50Hz ,380/415V的条件下,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为36kA> Id3=14.47KA,满足规范要求。
校验变配电室配电箱ATPD1的热稳定性:
s?Id3*t/K=14470*0.02?0.02/100=28.94mm2,故ATPD1进线选为WDZ-YJY-4x35+1x16 ;
满足热稳定要求。
校验排风机的热稳定性:
s?Id3*t/K=4930*0.02?0.02/100=9.86mm2,故排风机进线选为WDZ-YJY-4x10 ;满足热
稳定要求。
照度计算书
工程名: 计算者: 计算时间: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参考手册:《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 计算方法:利用系数平均照度法
1.房间参数
房间类别:教室, 照度要求值:300.00LX, 功率密度不超过9.00W/m2 房间名称:
房间长度L: 8.77 m, 房间宽度B: 7.24 m, 计算高度H: 2.25 m 顶棚反射比(%):80, 墙反射比(%):80, 地面反射比(%):10 室形系数RI: 1.76
2.灯具参数:
型号: TL5 HE 21W/827 , 单灯具光源数:2个 灯具光通量: 2100lm, 灯具光源功率:41.00W 镇流器类型:TL5标准型, 镇流器功率:5.00
3.其它参数:
利用系数: 0.57, 维护系数: 0.80, 照度要求: 300.00LX, 功率密度要求: 11.00W/m2
4.计算结果:
E = NΦUK / A N = EA / (ΦUK)
其中:
Φ-- 光通量lm, N -- 光源数量, U -- 利用系数, A -- 工作面面积m2, K -- 灯具维护系数
计算结果:
建议灯具数: 9, 计算照度: 271.23LX
2
实际安装功率 = 灯具数× (总光源功率 + 镇流器功率) = 414.00W 实际功率密度: 6.53W/m2, 折算功率密度: 7.22W/m2
5.校验结果:
要求平均照度:300.00LX, 实际计算平均照度:271.23LX 符合规范照度要求!
要求功率密度:9.00W/m2, 实际功率密度:6.53W/m2 符合规范节能要求!
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书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1.已知条件:
建筑物的长度L = 78.9m 建筑物的宽度W = 39.9m 建筑物的高度H = 23.4m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Td =24.2天/年 校正系数k = 1.0 不考虑周边建筑影响。
2.计算公式:
年预计雷击次数: N = k*Ng*Ae = 0.0760
其中: 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Ng = 0.1*Td = 0.1*24.2 = 2.4200 等效面积Ae为: H<100m,
Ae =[LW+2(L+W)*SQRT(H*(200-H))+3.1415926*H(200-H)]*10^(-6) = 0.0314
3.计算结果:
根据《防雷设计规范》,该建筑应该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 附录:
二类:N>0.05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 N>0.25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三类:0.01<=N<=0.05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0.05<=N<=0.25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