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归纳总结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难点和考点汇总整理,对老师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学习中的精华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和提炼,并提供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女性生殖系统(58分)
第1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外阴的范围和组成: 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
1.阴阜:位于最前面,上面有阴毛,呈倒三角形生长
2.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只要说外阴受伤疼痛肿胀,那就是大阴唇血肿) 3.小阴唇 4.阴蒂
5.阴道前庭 又称巴多林腺,腺管细长(1~2mm),向内侧开口予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如果发炎等原因引起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内生殖器及其功能: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可以并称为子宫附件。 一、阴道
1.它的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 2.阴道的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3.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形成阴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阴道后壁短(7~9cm), 后壁长(10~12cm),所以后穹隆最深,卧位时是人体最低点,常用来穿刺。 二、子宫
1.子宫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形,重50克;长7-8mm;宽4-5mm;容量5毫升;上部较宽为宫体,顶部为宫底,宫底两边为子宫角,医学.教育网微信号:med66_cdel下部为宫颈。 2.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它连接宫体与宫颈,它既不属于宫体也不属于宫颈,没怀孕时长约1cm,怀孕时长约7-9cm。
3.子宫峡部有上下两个口,上口窄,为解剖学内口。下口宽,为组织学内口(子宫内膜与宫
颈黏膜的交界处)。
4.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妇女为1:1。 1.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属于柱状上皮分为两部份 (1)上2/3为功能层,每月定期脱落,形成月经,(2)下1/3为基低层,作用就是形成功能层。 2.子宫韧带
(1)圆韧带 起源于两侧子宫角,往前下终止于大阴唇的前端,它维持子宫倾位置。 (2)阔韧带 里面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为疏松组织,终止于两侧的骨盆壁,它维持子宫左右固定位置。它底部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所以子宫手术切开阔韧带时,要防止误伤
(3)主韧带 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它的作用是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如果损伤后会引起子宫脱垂)
(4)宫骶韧带 向后向上牵引宫颈,也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三、输卵管: 全长8~14cm,分为四个部份:
1.间质部:最窄的; 2.峡部 3.壶腹部 好发异位妊娠。 4.伞部 有“拾卵”作用
壶腹部与峡部连接的地主是卵子等待受精的地方。
四、卵巢 1.有两个功能:1.排卵 2.分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2.解剖:
(1)卵巢外面由生发上皮覆盖,里面有一层致密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感染炎症不易穿过)。 (2)卵巢外侧有骨盆漏斗韧带(又名悬韧带)连接于骨盆壁。 内侧有卵巢固有韧带连接于子宫(切除子宫双附件时不用切除它) 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及其分支
1.卵巢动脉 起自于腹主动脉。左侧的卵巢动脉还可以起自于左肾动脉,左侧的卵巢静脉加流至左肾静脉。
2.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它们都是起自于髂内动脉 二、淋巴分布与生殖器官淋巴的流向
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髂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宫体、宫底、输卵管、
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三、生殖器官神经支配:1.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2.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骨盆
一、骨盆组成:由骶骨、尾骨、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二、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线及髂耻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yi学教育网号:m e d 6 6 _ c d e l。 三、骨盆的类型
1.女型 最常见。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比前后径稍长。 2.扁平型 入口呈扁椭圆形,横径大于前后径,
3.类人猿型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 4.男型 入口略呈三角形,骨盆腔呈漏斗形。邻近器官:女性尿道短而直(长约4~5cm) 第2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 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发育最关键的是青春期。
青春期: 1.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为女性青春期发动的标志。2.月经初潮 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于乳房发育2年后。 卵巢功能与卵巢周期性变化
一、卵巢的功能 :两个.排卵、.分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二、卵巢周期性变化:1.排卵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两边卵巢轮流的每月排一个卵。
2.黄体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形成黄体。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黄体的寿命是14天)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被结缔组织取代形成白体。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就来啦。 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 卵巢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均为甾体激素,主要有雌激素(雌二醇及雌酮)、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雌二醇(活性最强)、雌酮、雌三醇(最弱) 2.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 :两个高峰(两个分泌来源),排卵前高峰(第一次高峰)是卵巢内膜细胞。 排卵后高峰(第二次高峰)是黄体生成的。第1个高峰比第2个强大。 (2)孕激素: 只一个高峰,与雌激素第二个高峰重合,分泌来源于黄体。 3.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内膜增厚。 (2)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稀薄。
(3)使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角化,黏膜变厚。 (4)加强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
(5)促进水钠潴留。 (6)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4.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 (2)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3)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4)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振幅;
(5)促进水钠排泄 (6)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5.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阴毛、腋毛生长。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一、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1.月经期 月经周期第1~4日 2.增殖期 月经周期第5~14日
(1)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2)中期:月经周期第8~10日。(3)晚期:月经周期第11~14日
3.分泌期 月经周期第15~28日(黄体期)
(1)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2)分泌期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 (3)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 二、月经: 正常30~50ml,超过80ml称月经过多。 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随雌激素浓度增多,宫颈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多,至排卵期变得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