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等教育学》案例分析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2:40: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__嘲

角度二:主要关注的是大学教师的角色问题

大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扮演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知识传递者、学生集体的 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咨询者。

案例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资料节选自:<教育部:要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一文,资料来源; http://www.edu.cn/zong_henews_465/20070702/t20070702—240554.shtml)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 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 助制度和扶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 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 度。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要 求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 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 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

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 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 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 并且,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2007年秋季开学实施新资助政策体系,中 央财政支出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2007年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 入,达到154亿元。2008年全年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

54

蔼灞溺瀚灞灞渊渤潮懑

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 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 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 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90%的中等职业 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能获得国家资助。

资助强度加大,覆盖范围更广,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具体而 言,在国家助学金方面,资助标准从过去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增加到2000元, 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 去的7倍。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每人每年奖励资助5000元,每年有5l万名品学兼 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资助,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资助面相当于过去 的10倍。国家奖学金是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 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研究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并按有关规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每人 每年最高6000元。

参考答案:

这一案例涉及到了高等教育的平等的问题。

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平等是教育 平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问题,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着 密切的联系。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1)进行高等学校的 机会均等;(2)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3)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现实中的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今天社会上呈现的教育不公平 的现象与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地理因素以及教育内部本身的因素有关。案 例中所反应的我们国家这几年加大资助贫困生的力度的政策的变化正是基于对教 育平等的追求和选择。

平等与效率高等教育领域内既矛盾又统一的一对范畴,现实的选择是:效率 优先,兼顾平等。

55

案例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女子生育状况的比较

(资料节选自薛涌:《以妇女教育控制人口》,南方周末2006.08—03)

美国在1950年代婴儿潮的高峰,一个妇女平均生3.5个孩子左右,到1970 年代,这个数字跌到了1.7左右,和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出生率大致相当, 但人家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呢?一大原因,在于1970年代是女权运动的 高峰。年轻妇女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利,掌握了避孕技术,而且获得了大量上 学和工作的机会。一系列统计数字表明,学历越高的妇女生孩子越少。比如,1994 年美国平均每个妇女所生的孩子已经回升到两个以上(这和移民的生育行为有关, 但仍低于2.1的人IZl替代水平),但有大学文凭的白人妇女,平均只生1.7个。有 大学文凭的黑人妇女则生得更少。

在中国周边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出生率就更低。以2000到2005年平均 每个妇女一生所生的孩子计,澳门为O.84,是世界最低;香港为O.94,为世界第 二低;韩国为1.23,排世界第七;日本为1.33,排在第21;新加坡为1.35,为世 界第24。这些地区,全无计划生育政策。相反,政府想方设法鼓励大家生育。但 是,人家的生育率比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创造的低生育率还低得多,乃至促发了 严重的社会危机。原因很简单,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增高,+男女平等的观念越来越 深入人心,社会高度城市化,养育孩子的费用提高,同时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 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了自己的事业和经济机会,放弃了生儿育女的传统 职责。

战后各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出生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妇女的教育程度的 提高而降低到我们目前人口的水准。这一规律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还没有一个 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例外。在中国也将不会例外。特别是韩国,在1 955到1 960年, 每个妇女平均生6个孩予以上,比同期中国的水平还高,但现在下降到了1.23, 比我们计划生育后的生育率低得多。

56

参考答案:

这一案例涉及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点关注的是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表现在

1、 教育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功能,如教育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2、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3、 教育可以促进人口迁移与流动

4、 教育可以调整人口职业结构和文化结构,推动社会变迁。

教育对人口控制和影响,客观上体现在受教育年限长而推迟婚育年龄,或因

受教育后不愿放弃良好的就业机会而推迟婚龄和减少孩子的数量上;主观上是因

为掌握避孕知识而自觉地控制生育。

教育也为妇女带来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收入。同时,女性受教育程度

越高,也越会教育子女。

案例六:学术腐败的多重面孔

(资料节选自高凌风: 《学术腐败的多重面孔》, 来源于:

http://www.e01.cn/yan—iun一1868/20060323/t20060323—145149.shtml)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引起了人们生存形态、思想观念、丈化需求和思

维习惯的转变。与校园外纷繁复杂的社会相比,大学是存在于人们往昔记忆中的

圣洁的殿堂,然而在净土中、在象牙塔里,除了知真向善爱美的学人之外,眼下

也出现了造假邪恶的极其丑陋之徒,他们正用学术腐败逐渐侵吞着严肃的学术领

地。形式各异的学术腐败现象正在演化成中国学术界必须直面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之一。学术界的警钟已悄然响起。

抄袭剽窃已成风气:在今天的学府里,剽窃已成为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令

57

搜索更多关于: 《高等教育学》案例分析练习题 的文档
《高等教育学》案例分析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9gq57d6656c4rp7por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