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
“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 C.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D.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过渡型阶段
读图2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
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1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
图3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
5.2005~2010年
A.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图4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丁→甲→丙→乙 D.丁→甲→乙→丙
8.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2
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读图5台湾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造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气候
B.地形
C.河湖 D.矿产
10.目前台湾西部人口数量(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 b
环境人口容量(c表示)三者的关系是 A. a<b<c B. c<b<a C. a<c<b D. b<a<c 图6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完成11.N、O、P、Q四处中,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心的最远区位是
A.N处 B.O处 C.P处 D.Q处
12.O处地租较N处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O处位于工业区 B.O处交通通达度高 C.O处人口密度大 D.O处距离市中心远
图7为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3.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就业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
图8示意
表示)、
11-12题。 业距离市中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14-15题。
3
14.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 B.历史悠久
C.地价较低 D.原料充足
15.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主要导致 A.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第一产业产值降低 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图9“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16-17题。 16.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17.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市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读图10,回答18-19题。
18.根据图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布在该城
19.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11所示。读图,回答20-22题。
20. 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 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