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D 35 B H 25 D,G (1) 画出装配网络图
B A C D H E G F
(2) 计算生产节拍。
解:节拍r = (450/360)min = 1.25min = 75s
(3) 用后续作业最多规则平衡该装配线,用作业时间最长规则作为第二规则。 解:可能最小工作地数 = 275/75 = 4 (取整数) 流水线平衡结果如表7-24所示 作业 A B C D
表7-24 作业表
工作地 待分配作业 A 1 C B 2 E 剩余时间/s 45 15 40 25 可能的后续作业 B,C - D,E - 选择的作业 C - E - 作业时间/s 30 35 30 35 紧前作业 - A A B 作业 E F G H 作业时间/s 15 65 40 25 紧前作业 C C E,F D,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4 5 D F G H 40 10 35 10
- - H - - - H - (4) 流水线平衡后的效率是多少? 解:效率 = 275/(75 x 5) = 73.3%
20. 简述工作抽样的主要用途以及确定抽样次数的方法?(8.3.12)
答:工作抽样的主要用途:测定设备和人员工作与停歇的时间比率、测定各类工时消耗的比例。
抽样次数的确定取决于要求的测定精确。 E?Zp(1?p)/N;N?Z2p(1?p)/E2
式中,N作为抽样次数;E为抽样估计绝对误差;Z为置信度系数;p为抽样对象的比例。 21. 简述劳动定额的定义以及制定方法。(8.3.13)
答:劳动定额的定义是在同等技术与管理水平下,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中等熟练程度和能力的工人能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工作的平均时间。
劳动定额 = 作业时间+准备结束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制定方法:经验法、统计法、类推法、技术测定法。
22. 简述学习效应和学习曲线的概念,并简要分析学习曲线的用途。(8.3.14)
答:所谓学习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重复地从某一项工作时,由于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和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使继续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时间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在降低到一定水平后才趋于稳定。
学习曲线表示的是累计完成的产品数量和完成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模型为:
Yx?Kxn,n?lgb/lg2
学习曲线的用途:估计未来单件工时的变化和生产率;制定将来的时间定额;制定提高产品质量的计划等。
23. 简要分析用于过程分析的工具。(8.3.19)
答:流程图:以物料的流动为基本线索,描述作业顺序的图。 作业图:以人的活动为基本线索,描述作业顺序的图。
活动图:描述一个工作周期内一个或多个操作者以及机器活动状况的图。图中将人或机器的活动分为两种状态:操作和空闲。
24. 某厂刚完成生产10件重要产品的任务,并发现每意见的作业时间如表8-12所示。
(8.3.33)
表8-12 每件产品需要作业时间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件数 1 2 3 4 5 时间/h 1000 750 634 562 513 件数 6 7 8 9 10 时间/h 475 446 423 402 385 (1) 估计学习率为多少?
解:通过计算可估计出学习率为75%,则学习曲线函数为:
Yx?1000x?0.415
(2) 根据(1)的结果,计算再生产90件需要多少时间?(假定学习能力不会丧失) 解:再生产90件需要花费的总时间Y?(3) 生产第1000件需要多少时间?
?0.415?56.9h 解:生产第1000件需要花费时间Y1000?1000h?1000?100111000x?0.415dx?18333h
25. 简述企业生产计划体系。(9.3.1)
答:如图9-2所示,生产计划体系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计划要求和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环境预测 组织目标(战略规划) 资源计划 经营预测 产品和市场计划 财务计划 第一层:总生产计划 市场预测、已签合同 粗能力需求计划 第二层:产品出产进度主生产计划(MPS) 最终装配计划库存情况第三层:物料需求计划(MRP)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CRP) 第 四 层 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物料供应计划 26. 在考虑需求量与供应能力的平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9.3.5)
答:需求量与供应能力的平衡,与劳动力的平衡,与物资供应的平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与外部协作的平衡。
27. 对某产品的需求预测如表9-12所示。(9.4.2)
表9-12 对某产品的需求预测 月份 需求量/件 1 2760 2 3320 3 3970 4 3540 5 3180 6 2900 设:Cw为单位人工成本,每月分别为2520元/人、2400元/人、2760元/人、2520元/人、2640元/人、2640元/人;CH为招聘一个工人的费用,CH=450元/人;CL为解聘一个工人的费用,CL=600元/人;CI为维持单件产品库存一个周期的费用,CI=5元/件/周期;Pi为产品产量;产品单件工时为1h/件;Wi为工人数;Hi为招聘人数;Li为解聘人数;Ii为库存量;i为月份。试用线性规划模型求最优的总生产计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解:模型假设第1期的初期工人刷为35人,初始库存量为0.
Min2520×W1 + 2400×W2+2760×W3+2520×W4+2640×W5+2640×W6+450×H1+450×H2+450×H3+450×H4+450×H5+450×H6+600×L1+600×L2+600×L3+600×L4+600×L5+600×L6+5×I1+5×I2+5×I3+5×I4+5×I5+5×I6 约束条件:
1. 生产能力的约束
P1≤84×W1 (84是1分月一个工人提供的工作小时数,下同) P2≤80×W2;P3≤92×W3;p4≤84×W4;P5≤88×W5;P6≤88×W4 2. 人工能力的约束
W1=35+H1-L1;W2=W1+H2-L2 W3=W2+H3-L3;W4=W3+H4-L4 W5=W4+H5-L5;W6=W5+H6-L6 3. 库存能力的约束
I1 = P1-2760;I2=I1+P2-3320 I3=I2+P3-3970;I4=I3+P4-3540 I5=I4+P5-3180;I6=I5+P6-2900 4. 非负条件的约束(略)
最后求得的最优解如表9-17所示。
表9-17 最优生产计划 月份 1 2 3 4 5 6 产量/件 2940.000 3232.857 3877.143 3540.000 3180.000 2900.000 库存量/件 180.0000 92.85714 招聘人数/人 5.410714 1.732143 解聘人数/人 6.006494 3.181818 需要工人数/人 35.00000 40.41071 42.14286 42.14286 36.13636 32.95455 总费用为600191.60元。
10.3.13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有哪些?简要加以说明。
答:主要有生产节拍,标准生产计划作业指示图表、在制品占用量定额。
10.3.15 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有那些,并简要进行说明。 答:生产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 10.3.22 为何流程中的瓶颈环节有可能“漂移”?举例说明。
答:瓶颈环节取决于在特定时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口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瓶颈是可以转移的,生产能力相对薄弱的环节都有可能成为瓶颈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