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往往作为考题的压轴题之一,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尤其是与条件或结论相关存在性开放问题,对考生的代数恒等变形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
高频考点一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以所求式子或参数为函数值),或者利用式子的几何意义求解.
例1、如图所示,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的点A到y轴的距离等于|AF|-1.
(1)求p的值;
(2)若直线AF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过B与x轴平行的直线和过F与AB垂直的直线交于点N,AN与x轴交于点M,求M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x2y23【变式探究】已知点A(0,-2),椭圆E:a2+b2=1(a>b>0)的离心率为2,F是椭圆E的右焦点,直23线AF的斜率为3,O为坐标原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A的动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x2y2
【变式探究】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方程为a2+b2=1(a>b>0),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R为B两点,P为椭圆C上异于A,短轴的一个端点,且△RF1F2的面积为3.设过原点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3
B的一点,且直线PA,PB的斜率都存在,kPA·kPB=-4.
(1)求a,b的值;
1
(2)设Q为椭圆C上位于x轴上方的一点,M、N为曲线C上不同于Q的两点,且QF1⊥x轴,且∠MQF1
=∠NQF1,设直线MN与y轴交于点D(0,d),求d的取值范围.
高频考点二 定点、定值问题探究
1.由直线方程确定定点,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则直线必过定点(x0,y0);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kx+m,则直线必过定点(0,m).
2.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等与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依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
x22y23
例、已知椭圆C:a2+b2=1(a>b>0)的离心率为2,A(a,0),B(0,b),O(0,0),△OAB的面积为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P是椭圆C上一点,直线PA与y轴交于点M,直线PB与x轴交于点N.求证:|AN|·|BM|为定值.
【方法规律】
1.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出定值.
2.定值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使用参数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证明与参数无关,这类问题选择消元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
x2y2Eb2【变式探究】如图,椭圆:a2+b2=1(a>>0)经过点A(0,-1),且离心率为2.
(1)求椭圆E的方程;
(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P,Q(均异于点A),证明:直线AP与AQ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2
x2y2422【变式探究】已知焦距为22的椭圆C:直线y=3与椭圆C交于P,a+b=1(a>b>0)的右顶点为A,Q两点(P在Q的左边),Q在x轴上的射影为B,且四边形ABPQ是平行四边形.
(1)求椭圆C的方程;
(2)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两个不同的点M,N.
若M是椭圆的左顶点,D是直线MN上一点,且DA⊥AM.点G是x轴上异于点M的点,且以DN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和DG的交点,求证:点G是定点.
【方法规律】
1.动直线l过定点问题,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kx+t,由题设条件将t用k表示为t=mk,得y=k(x+m),故动直线过定点(-m,0).
2.动曲线C过定点问题,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
→→→
【变式探究】已知两点A(-2,0),B(2,0),动点P在x轴上的投影是Q,且2PA·PB=|PQ|2.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过F(1,0)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交轨迹C于点G,H,M,N,且E1,E2分别是GH,MN的中点.求证:直线E1E2恒过定点.
高频考点三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步骤:(1)先假设存在,引入参变量,根据题目条件列出关于参变量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
(2)解此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若有解则存在,若无解则不存在. (3)得出结论.
x2y22??22例3、 已知椭圆C:a+b=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1,0),F2(1,0),点A?1,2?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5
(2)是否存在斜率为2的直线,使得当该直线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交点M,N时,能在直线y=3上找到→→
一点P,在椭圆C上找到一点Q,满足PM=NQ?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方法规律】
1.此类问题一般分为探究条件、探究结构两种.若探究条件,则可先假设条件成立,再验证结论是否
3
成立,成立则存在,不成立则不存在;若探究结论,则应先求出结论的表达式,再针对其表达式进行讨论,往往涉及对参数的讨论.
2.求解步骤: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
x2y21?3?22【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a+b=1(a>b>0)的离心率为2,且过点P?1,2?,F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过点A(4,0)的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M,N两点(点M在A,N两点之间),是否存在直线l使△AMF与△MF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试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x2y2
【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a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点F1到椭圆C上任1
意一点的最大距离为3,椭圆C的离心率为2.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CD|
(2)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与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相交于A、B两点,D,与椭圆相交于C、且|AB|83=7?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x21.(2019·全国高考)已知曲线C:y?,D,为直线y??上的动点,过D作C的两条切线,
22切点分别为A,B.
(1)证明:直线AB过定点: (2)若以E?0,??5??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相切,且切点为线段AB的中点,求该圆的方程. 2?22.(2018·北京高考)已知抛物线C:y=2px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
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Ⅰ)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uuuuruuuruuuruuur11(Ⅰ)设O为原点,QM??QO,QN??QO,求证:?为定值.
?? 4
x2y253.(2018·天津卷)设椭圆a2+b2=1(a>b>0)的左焦点为F,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3,点A的坐标为(b,0),且|FB|·|AB|=62.
(1)求椭圆的方程;
|AQ|52
(2)设直线l:y=kx(k>0)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且l与直线AB交于点Q.若|PQ|=4sin∠AOQ(O为原点),求k的值.
1??
4.(2018·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过点?3,2?,焦点F1(-3,0),F2(3,0),圆O的直径为F1F2.
(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
(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
26②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OAB的面积为7,求直线l的方程.
x2
5.(2018·全国卷Ⅰ)设椭圆C:2+y2=1的右焦点为F,过F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M的坐标为(2,0).
(1)当l与x轴垂直时,求直线AM的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证明:∠OMA=∠OMB.
6.(2018·浙江卷)如图,已知点P是y轴左侧(不含y轴)一点,抛物线C:y2=4x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B满足PA,PB的中点均在C上.
(1)设AB中点为M,证明:PM垂直于y轴;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