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与散打搏斗运动的技击形式之比较
武术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技击为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和散打搏斗运动,两者在形式上是分离的,在技术体系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武术套路散打搏斗运动技击形式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中国武术目前情况与未来发展前景来看,武术套路运动与散手运动不断发展,正处于阔步向前进入世界体坛的大好形势下,然后这一背景下却出现了“练的不会找打,打的不会练”的状况,这就可能会使具有套路练习和散打对抗练习相统一的武术运动成为两个不相联系的运动项目,甚至会使武术运动朝着“畸形”方向发展。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武术运动的科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下武术套路与散打技击的关系。
一、从武术的起源看套路与技击的关系
武术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一样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在我国远古时,人们生产能力很低只能靠在自然界中得到现成食物,当时的劳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在当时条件下,采集和狩猎既是生产劳动过程,又是搏击实践活动,人们为了生存要同大自然作斗争,他们在森林或草原采集野果,挖取植物的根茎,需要学会攀登、爬越;在围猎捕捉野兽时,需要学会跑、跳、投掷、拼斗技能,而且必须充分发挥人的思维能力,运用人的智慧、技术、技巧来弥补人在体力方面的不足,从而战胜比人凶猛的野兽,进而初步形成了动作简单的徒手或器械攻防格斗技能,例如:拳打、脚踢、摔、跌、劈、砍、扎、刺等动作。在这些原始的动作里可以看出套路习练和技击是相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
二、技击方法是套路动作的起源
武术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和体系发展着,从套路出现伊始,其动作内容就是以技击为核心的,尽管套路的原始雏形还只是一拳一脚,一击一刺的简单组合,但其核心正是攻防实战技击术。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武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有的注重其健身娱乐的价值功能,促使了武术向着表演化方向发展了。为了突出演练效果,丰富套路内容,一些花哨动作便随之而参和而来,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中强调“花套武艺,徒虚支架,无寓于大战之技”。但同时也肯定是“初学入艺之门也”的赞誉,从侧面反映出套路表演中伸手有招,招势连环的气势。尽管如此,这些“花哨”动作同样取于攻防技击的内容,只不过增加了动作承上启下的过渡和审美的体验及必要的造型、定势罢了。甚至于现在引入舞台戏曲上的武功表演,虽不同于实用技击,但也并非为纯粹的花拳锈腿。“两两押拳、双双舞剑,虽非技击本法,然风云呼吸之顷,此来彼往,无隙可乘,至急追时,但见剑光,人身若失,为技至此,但不能不使人顾而付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