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到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姜堰古罗塘景区古朴秀丽,古民居群yǎzhì清幽,yùnyù出了人文荟萃的三水文明。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参照《绿》课文旁的“读书动笔示例”,请同学们在留白处写上批注。 B.清华同方DVD——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学生一样(DVD广告)。 C.悬崖上不见近似人的形象,为什么叫父子岩,就难懂了。
D.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就和他分道扬镳了。 ....
B.齐白石的国画玲珑剔透,功底深厚,颇得国际友人喜爱。 ....
C.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D.初学文言文的人,食古不化,难以真正弄懂弄通字词的意义。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 ,来者犹可追。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③ ,恒兀兀以穷年。
④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
⑤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怀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雪地马蹄印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 , ”;晏殊的《浣溪沙》中,借落花等意象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的两句诗是 “ , ”。 5.名著阅读。(6分)
(1)吴承恩的《西游记》与英国作家 的《格列佛游记》在情节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2分)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宫廷游戏》写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借以讽刺当时的英法战争。 B.大人国国王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称格列佛的同胞“是在地面爬行的害虫中最毒的一种”,借以抨击英国政治家及侵略战争。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 页,共6页
C.飞岛国没有一个人讲真话,科学院研究的都是荒唐的课题,导致全国遍地荒芜,房屋倒塌,语言混乱,借以针贬英国科学界。《语言的妙用》就揭示了这样的主题。 D.慧骃,是具有智慧的马,它是慧骃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形状像人的耶胡则是它豢养和役使的畜生。
(3)小明在制作手抄报时,插入了《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大人国时的一幅画(如右图),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来介绍这个情节。
(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春节将至,小明爸爸从吉林返回江苏老家,一路见闻,收获颇多。个中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1)【民谚探究】时值“三九四九”天,各地的说法不尽相同:吉林有“三九四九冻死狗”,山东有 “三九四九冰上走” ,江苏则有“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
阅读上面的材料,请概括出我国冬季气候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2)【广告点评】小明爸爸所在车厢的旅客听到央视《朝闻天下》有关吉林长白山景区的宣传广告: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对这一则广告词,有人认为很有创意,有人认为做得不好。请你分别简述其中的理由。(4分)
【注】亚龙湾,海南岛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点。
肯定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一诗,完成第7题。(6分)
①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
【注】①胜事:美好的事物。②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7.(1)这首诗,你认为最能统领全诗的一个词是(1分)
A.春山 B.夜月 C.忘归 D.南望
(2)请对“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3)下面四句诗中,与“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两句诗表达方式相一致的一项(2分)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献帝迁都西京,翊①举上计掾②。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2 页,共6页
否定的理由:
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众人止之,翊曰:“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节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注】①翊(yì):指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②计掾(yuàn):官职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翊举上计掾 ( ) ②又逢知故困馁于路 ( ) ..③不忍委去 ( ) ④众人止之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救其乏 .A.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C.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翊 散 所 握 珍 玩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2分)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2分)
译文: 11.刘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请结合文中语句加以分析。(2分)
(三)阅读叶子的《萤火虫启迪人类发明》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在科学家眼中,萤火虫是启迪发明的灵感所在。别看萤火虫不起眼,它在发光、 、 、 等很多领域都有科学应用价值。
②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是遗传工程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对象。不同于其它的光会伴生出热量的损耗,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其温度不超过0.001℃,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早在上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到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了荧光灯,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其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生物发光领域是这两年在国外渐渐兴起的科研热点,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给了生物发光领域的3位科学家。
③最近,研究人员对萤火虫发光器进行研究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随后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了二极管(LED)设计中,制作出了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研究人员估计,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之内应用在LED生产中,为人类节约更多能源。 ..
④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以其具有易检测、敏感及对人体无毒等优点,在基因工程中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利用萤火虫的基因不但做到了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⑤在生物防疫和生态环境领域,萤火虫也担负着重要角色。萤火虫是血吸虫病的克星,因为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3 页,共6页
虫还是环境好坏的指示物种,其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12.结合选文内容,在第①段三处横线填上恰当的词。(3分)
发光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可能”的作用。(2分)
?请指出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14.有网友自创诗句“美丽的萤火虫/它们是星星的孩子/带着希望的许诺传递热量”来歌咏萤火虫,细心的小芳根据文中知识,发现其中有一个词改了之后更具有科学性。请修改并说明理由。(3分)
(四)阅读《镜子的启示》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这一谜语的答案是镜子。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智慧,是生活。
②在一次事件中,两个人同时被暂时软禁了起来。虽然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其中一人却整日为眼前之事困扰,总想给人说清楚,但又无处可说或无人来听,便常常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头发一把一把地脱落,离开软禁地之后,他已被心魔折磨得没了人样。 另一位同时遭难之人,开始虽然也想不通,但很快就接受了当时的现实。他迅速进入正常的生存状态:好好干活,坦然对待一切不公。这样一来,身心保持良好,吃饭睡觉没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还学得了一手木工手艺。出来后虽没有多少机会干木工活了,但家里却摆开了几样自制的木家具。
③生活往往是这样,一个人如果总是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如果开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④人生旅途上,一些人总是以智慧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绝不沉溺在悲观和失落中,总能够从失败的教训中获得做人的勇气,对自己的失败并不过分在意,对成功却怀有无限希冀。因此,总是怀着一份光明的心情,不卑不亢,乐观旷达。正是这种自我平衡的心态,足以支撑一个人乐观智慧地面对这个世界。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做每一件事情,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把一盏盏灯点亮。砍柴的时候,想着的是火的诞生;锄草的时候,想着的是丰收在望;与你同行,想着我们有共同的理想;跟你分手,想着会师时候的欢畅。”
⑤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只有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才会保持良性心境,人生才会充满快乐和幸福。 15.作者开篇引用一则谜语,其作用是什么?(2分)
16.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4 页,共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