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练习(总--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4页)
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忆固定句式的类型。2、会翻译各类型的例句。 一、表示疑问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文: 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 2、奈何……若何……如何…… 可译为:“……怎么办”
例: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 还可译为:“为什么……”
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 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何如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译文: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
译文:
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
文: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译文: 5.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文:
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译文: 例: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6、孰与 ;与……孰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二、表示反问 1、何……之有
可译为:“有什么……呢” 例: 宋何罪之有
译文: 2、如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译文: 3、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 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 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 “难道……吗”
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译文: 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译文: 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里……呢” 例: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 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例: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 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 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10、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 例: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 例: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 11. “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气。表揣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 表希望“还是……吧!”;表反问:“难道……吗”
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