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黄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0:25: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 栽植形式

黄花菜一般采用宽窄行栽植, 每畦栽2行,宽行距80~100 cm,窄行距70~80 cm。栽后踩实,苗子露出地表1 cm,并覆水缓苗。

(1)单行穴栽法 穴距0.5 m,每穴呈0.2米边长的等边三角形,每角栽三株,每亩栽1400穴,亩栽苗4200株。 (2)单行双株法 株距0.4 m,每穴栽2株,亩栽苗3500株。

(3)集中连片宽窄行栽植模式 具体栽植方法是:宽行110~130 cm,窄行70cm,穴距60cm,两行4穴为一个矩形,亩栽植1200穴,每穴栽植3~5株。这种栽植方法,宽行中间为垄,窄行中间为沟,便于田间管理中的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采摘。

(4)大田带状栽植模式 这种栽植方式是以5 m为带幅,栽植1行或2行黄花菜每穴3~5株,与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呈带状种植方式;山地梯田水保型栽植模式:与机推地相结合,进行黄花菜规范化栽植,即机推地完成后,在梯田埂畔栽黄花菜1~2行,667.7m2均800穴,或沿等高线栽1~2行黄花菜,即可固埂,又可拦蓄田间迁流,涵养水源,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4 适当浅栽

提早进入盛产期黄花菜栽得深浅与盛产或迟早有密切关系,栽得浅,分孽快,提早l~2年进入盛产期。根据几年的实践,以栽深20~25 cm为宜。

(四)移栽后的管理

16

“三分种,七分管”。加强田间管理,可使幼龄黄花及早进入盛产期,壮龄黄花延长采摘年限,增加产量。 1 栽植初期管理

黄花菜栽植后,应注重保墒保苗,清除田间杂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如晚秋栽植,冬前应施入腐熟堆厩肥,保温防冻。

2 春夏管理 (1)中耕除草

中耕每年要进行3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以后进行。中耕要结合追肥,疏松土壤、翻埋肥料,以促进幼苗的旺盛生长。第二次在黄花菜采完以后进行,此次疏松主要是铲除杂草,疏松土壤,接纳雨水。第三次应在割叶后进行,主要是奎土,以保证根系能安全越冬。 (2)科学施肥

黄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因此在施肥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黄花菜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

2

①少施催苗肥 施催苗肥,每667m施腐熟的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肥3000 kg和复合肥20 kg。促进春苗早发。花薹开始抽生时,施入催薹肥。

②巧施催薹肥 当植株叶片出齐,花薹抽出15~20 cm时,

2

667 m施尿素15kg、普通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5kg,在株丛外围或株苗之间开穴点施,然后覆土,有条件的可适量浇水。

③巧施催蕾肥 当花薹抽齐,结合浇水,每亩撤施尿素10 kg。

④轻施保蕾肥 为防止黄花菜脱肥早衰,提高成蕾率。采摘

17

中后期蕾大花多,每隔1周喷施500倍液磷酸二氢钾,小蕾不易凋谢。 (3)合理浇水 黄花菜喜水,在生长发育期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高产,由于北方少雨,在出苗期和采摘期植株对水分十分敏感。因此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春季返青期为防止降低土温,除非遇特殊干旱,一般不浇水,抽蔓期遇旱要浇灌到表土充分湿润,否则,抽苔数会受到影响。摘结束后浇1水,延长功能叶,为来年丰产积累养分,封冻前过行蓄摘。花蕾期正值雨季,这时应视雨量情况决定是否灌溉,一般应保持地表不干。若遇适续阴雨天,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

-1

位,减少病虫害和落蕾。在黄花菜显蕾期,l00mg·LNAA

-1

或300mg· L防落素喷雾,预防黄花菜花期落蕾。 3 秋冬管理

秋季是黄花菜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此时能抓紧管理,可使秋苗早生旺发,为来年黄花菜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适时除去老叶、花葶

黄花菜一般在8月下旬采收结束,此时外界的温度较高,光照强,水份充足,有利于金针菜地下部分积蓄养分,10月后可齐地面把老叶杆割掉。同时,将割下的杆和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生。 (2) 深耕除草、松土保墒

黄花菜地后期田间、人行道杂草丛生,应全部清除,然后集中烧掉,将灰肥再还回地里,消灭病菌和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同时将踩实的行间全部深挖,使土地疏松、保墒、也可促使秋苗的生长。深挖一般在晴天干燥时进行,深度为

18

30cm左右为宜但在黄花菜较近的地方宜浅挖,空地可适当深锄松土、保墒,以利于来年生产。 (3) 秋施基肥、培育秋苗

结合深翻土地,可增施一次肥料,每亩施腐熟人畜粪3000~4000kg。施肥后上面再盖3~5cm厚细土,以免肥料挥发,促使苗旺盛生长。

(五) 病虫害防治

病害和虫害对黄花菜的危害,尤其对黄花菜的产量会有极大影响。因此防病、防虫工作不容忽视。 1 病害防治

黄花菜主要有叶枯病、叶斑病、锈病,均属真菌性病害,一般发生在8~9月份,由于发病期往往处在收花结束后,因此防病工作常不被人们重视,而实际上这些病害对秋季秧苗生长危害极大,因此,应及时防治。防治病害,不仅要进行正确的栽培管理,还要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并结合药剂防治。 (1) 锈病

主要危害黄花菜的叶片和花苔,染病部位开始出现淡红色小点,后稍稍隆起变为桔红色疱斑,称为夏孢子堆,随后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状物。夏孢子堆周围失绿。大量夏孢子堆密集时,叶片或花薹萎黄枯干。生长季晚期,叶片或花梗上出现许多短条状或椭圆形小疱斑,表皮并不开裂,称为冬孢子堆。此病是由一种称为萱草柄锈菌的真菌侵染引起的。锈孢子侵染黄花菜发病后产生大量夏孢子,靠气流传播可频频进行再侵染使病情不断加重。在南方温暖地区,夏孢

19

子可以终年不断进行再侵染。旬均温24~26℃,相对湿度85%以上温暖湿润的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施速效氮肥过多会降低植株抗病性。一般表现是开始在叶片上产生泡状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布黄褐色粉末,后期呈红褐色并有黑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死,多雨天气易于蔓延。

锈病的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合理施肥,结合整地施足有机底肥,勿过量单独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③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分株、勤除杂草,改善田间透风降湿透光状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隔15~2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 ) 叶斑病

先在叶上出现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粉红色霉状物,花叶上病斑呈梭形,黄褐色,使花茎短缩,花蕾脱落,严重时全株枯死。叶枯病先在叶片中段边缘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沿叶脉上下蔓延成褐色条

斑,以后叶片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

叶斑病防治方法:出现病株立即喷药,每隔7~10 d喷一次,连续喷2~3次。采花期间不可喷药。用0.5%~0.6%的波尔多液500~600倍液,65%或80%可湿性代森锌700~800倍液,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3 ) 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薹,幼苗期便可受害,染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灰白色小点,渐渐向下向内发展形成大

20

搜索更多关于: 黄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的文档
黄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a1wt3l9a87f1wl0k4bu3bj0w6iihw013kq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