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贸单证实务》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涉外性等特点。依靠传统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难以培养适应现实需求的单证员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尝试和推进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转变为实际工作的场景,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单证员的岗位工作职责以及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工作过程;《外贸单证实务》;教学设计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的主要模式为学科课程模式,其课程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导向,将传授课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停留在观念层面,教学设计过程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职业教育所倡导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指导思想。这就导致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这种偏差和矛盾实质上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这种不协调也体现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中。 一、《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外贸单证实务》是我院外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涉外性等特点。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逐步的改革,如课程开设时间的调整、课时量的安排、教学软件的配备和更新。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提高了单证员考证通过率。课程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模式老套落后。课堂教学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仍偏重于知识导向,填鸭式向学生灌输各种单证的缮制、审核及修改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缺乏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2.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由于进出口单证的种类繁多,课程开设时间有限,教师自身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些脱离外贸企业工作实际,忽略了一些实用单证的讲解,没有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致学生上岗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单证,影响了企业单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3.民汉合班教学模式不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所在学院是一所知名的民族高职院校,很多学生来自少数民族。为加强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交流,学院实行民汉合班教学模式。由于民汉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展开学习。它是职业教育所提倡的课程设计方法。《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类课程,适用于这一课程设计方法。以下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运用工作过程导向这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对课程进行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真实外贸业务所涉单证的仿真缮制、审核及传递,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各种外贸单证,同时掌握外贸专业知识,熟知外贸操作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培养具有认真细致、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的外贸单证员人才。
2.设定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外贸单证工作贯穿于合同履行的全过程,从拟定合同、基本商业单据制作、租船订舱到报关报检、装运、货款结算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单证需要缮制。笔者以外贸出口业务为主线,以信用证业务为切入点,将外贸出口单证工作过程设定为以下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交易磋商条款拟定外销合同;根据外贸合同审核并修改信用证;缮制商业发票及装箱单;缮制订舱委托书,办理订舱手续;缮制出境报检单,办理报检;缮制和申领原产地证明书;缮制和整理报关单据;缮制投保单和办理保险;缮制提单及其他结汇单据;
缮制汇票及交单议付。
3.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单元设计应以外贸单证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项目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方法与手段、单元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五方面来进行。第一,教师根据每项典型单证工作任务设定单元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以便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第二,教师设定单元教学任务并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对将要执行的任务有大致的了解;第三,教师导入一个相关单证工作任务样本或案例,系统讲解和分析完成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双语教学法、单证软件辅助教学法等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单证实践工作中。教师选择部分学生的单证作品进行展示,同时由学生点评任务的实施效果;第五,教师针对学生的任务实施情况进一步强调单证处理的技巧和要点,学生完善工作任务,从而实现本课程每个项目任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实施建议
1.校企合作开发实用性教材。外贸单证实务教材的编写要打破传统的知识导向模式,参照单证员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考试,确定课程编写方案,设计基于外贸单证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引入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单证案例和工作任务。教材的构成要素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引导案例、背景知识、基本理论、工作实例、能力训练项目等。
2.加强实践环节的操练,注重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除了提高课内实践课比例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外贸企业观摩制单、审单,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习让学生对单证工作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明确的方向。同时还可邀请外贸企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单证员开展讲座,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效缩短课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3.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优化的重点在于仿真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的设计,而两者的设计均需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为培养适应现实需求的单证员人才,承担外贸单证教学的教师在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还应有丰富的企业单证操作实战经验。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而言,可利用寒暑假期,深入企业进行挂职学习或调研,提高实践能力,成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