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的发展,农业与工业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村环境污染难以有效解决,为缓解我国农村环境日益恶劣的困境,通过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将风险转嫁出去,以此来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对于农业生产者的弱势性来说,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如何能够更具有可行性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农业补贴政策。所以将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与农业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易于农业生产者接受。
关键词: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农业补贴政策;政策结合 中图分类号:F840.68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关于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研究 (一)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
农村环境污染不仅要加强预防,而且要重视对污染后的解决,一方面是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对受害农业生产者有效的经济补救、责任承担、农业生产者的收入保障、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和提高。
1.日益严重的农业侵害环境风险
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 带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2.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与环境责任风险密切相关 农村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不仅损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还有因土地污染与可能的农作物收成减少导致农民受到的财产损失。
3.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协调了各方利益
农业生产者缴纳保险费,政府进行补贴等资金支持,形成这种众筹的救济形式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受害人进行救济赔付,提高政府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效率,及时保护了农业对环境侵害受害者的利益。
(二)关于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 1.损失补偿功能
损失补偿能够在因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遭到损害时,及时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赔偿。 2.风险分散功能
农业生产者作为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缴纳保险费用将农业对环境侵害的损害赔偿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保险人。 3.损失预防功能
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不仅在事后救济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事前预防监控损害事故的发生也起到很大的作
用。
二、农业补贴政策相关问题分析 (一) 农业补贴政策
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对农村低收入者的扶助、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对农村科技教育、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等等。 另一种是狭义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
(二)我国目前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农业环境补贴立法存在很多缺陷:法律框架不完整,农业补贴规定不符合农业生态保护理念、缺乏对耕地的环境补贴和农业污染物削减的环境补贴进行立法、对农民进行环境补贴的数额偏低等诸多问题。
三、 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与农业补贴政策契合的必要性 (一)农业环境责任保险需要农业补贴政策作支撑 1.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涉及农业安全和生态环境,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者一方的受益或受损,它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
2.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成本与收益不平衡,具有公共性,所带来的损害救济福利和环境保护福利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那么承保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其实更多地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保险所面对的是传统意义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
者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二)农业补贴政策助力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构建和实施
1.农业补贴政策应考虑其环境影响,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是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从实际的环境角度看,不当的农业补贴政策可能诱使农业生产者盲目追求化学农业,这些补贴势必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也影响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长远安全,容易引起短视行为。
2.二者契合能够降低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成本,从经济角度来看农业补贴政策是推广、扶持农业环境责任保险非常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和刺激去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可持续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
3.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成功支持,农业保险补贴,特别是保费补贴已经成为农业保险实施的重要推手,这也在一定角度可以看出,农业补贴政策也可以帮助农业环境责任保险进行推广实施。
(三)农业补贴与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政策契合的意义 农业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天然联系。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最基本的生产条件,而农业生产应该在运用环境资源的同时维护生态的平衡,保护生态的现状,减少不合理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