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通史复习知识整合:高三历史通史模式复习汇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12:35: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化上: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三部分 近代世界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兴起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

阶段特征

近代西方国家实行代议制度。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确立了不同的政体: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统而不治”,权力的核心是议会;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拥有较大权力。虽然各国政体虽不同,但本质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成熟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启蒙思想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高度,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科技方面: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绘画方面:新古典主义盛行。

【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 (3)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4)传播天主教的热情。(5)商业危机。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2)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3)1497年达·伽马直通印度。(4)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世界由孤立走向一个整体。(3)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范围扩大,贸易数量、品种增加。(4)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扩大

1.荷兰的崛起和殖民扩张

(1)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荷兰赢得国家独立。 (2)过程:通过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在北美、非洲、亚洲广占殖民地。 (3)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2.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1)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打败西班牙,确立海上霸权。 (2)过程:组织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争夺霸权。 (3)结果:形成“日不落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特点:暴力掠夺;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进行奴隶贸易。 4.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欧洲:带来了丰厚利润和广阔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殖民地:给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对世界: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

(1)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兴起;人才汇集;古典文化的遗存。 (2)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主要作品: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9

(5)扩展:16世纪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6)意义:解放思想,天主教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2.宗教改革

(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人文精神的推动;天主教会的压榨。 (2)实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3)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4)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削弱教会的控制;形成新教;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自然科学发展。

(2)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主要观点:①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孟德斯鸠:倡导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③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④百科全书派:科学、理性。⑤康德:人权、自由、平等。

(5)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蓝图。

①对欧洲:政治、经济、科技的极大进步;资产阶级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 ②对世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美国独立战争的实践;拉美民族独立;中国、日本受其影响,改造社会。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革命:(1)《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2)“光荣革命”。 2.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 (1)《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年颁布。

②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产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员有在议会演说、辩论、议事的自由等)。

③影响:后来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形成。由国王任命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进行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统而不治。(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3)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五、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2.1787年宪法的制订

(1)宪法体现的原则:

第一,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第二,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和平衡。 第三,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2)宪法制订的意义和局限

10

3.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4.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5.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①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②都体现了分权制衡、民主自由、政党政治等原则;③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2)不同:①国家元首的称谓、产生方式、任期和权力不同(英国:国王、世袭、终身制、统而不治;美国:总统、间接选举、任期制、掌握国家实权)。②政府首脑称谓、产生方式、与议会关系不同(英国:首相、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总统任命、与议会制约和平衡)。③国家权力中心不同:英国是议会;美国是总统。 【主题探究】

1.为什么说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1)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在闭塞分散的状态,到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后这种状态

才被打破。

(2)西欧开始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象征着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在思想、制度、法律等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1)思想方面: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时的民主、科学思想。 (2)重大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法律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3.16—19世纪西方国家是如何崛起的?

(1)经济上: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工业革命奠定了西方称雄世界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治上: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这是西方国家崛起的基本保障。 (3)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有利于西欧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科技上:近代科技产生,从牛顿经典力学到进化论再到两次工业革命,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成就及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1)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阶段

①原因:经济根源是雅典工商业的发展;社会根源是雅典民主制的繁荣。

②成就: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等。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 ③历史影响: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阶段

①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②成就: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马丁·路德等。主要观点: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③历史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阶段

①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壮大;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②成就: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主要观点: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思想。 ③历史影响: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单元 工业化和近代世界的变革

阶段特征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抢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得到发展。法国确立共和政体,议会与总统相互制约。美国形成了两党制。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虽然设有议会,但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科技方面,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达尔文进化论破解了生命的起源。自然领域的科学成就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并引发了改变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20世纪以来,面对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对现代世界的科技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文学艺术流派大体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产生了影视艺术。

【知识整合】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2)条件:①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②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资金;③海外市场的扩大。 2.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①纺织技术的革新:“珍妮机” ②动力机器:蒸汽机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轮船、火车

3.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大 (2)亚非拉国家卷入世界市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1)前提: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条件: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②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积累的资金; ③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等。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③化工技术的发展:提炼多种化工合成材料。④传统工业部门进步:钢铁工业。 3.垄断组织的出现 4.世界市场的发展

(1)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殖民体系的形成

三、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 (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宪法

①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2

通史复习知识整合:高三历史通史模式复习汇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a7x75ze9t02tjb2ixwe3xy6q955p4014t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