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2.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
3.教材“练习二”第6
(1(2(3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7课时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7【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1.我们班有48名同学,有多少人去过万里长城?你们对万里长城有哪些了解?
长城距今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长城大约有1万里长。我们班有48名同学,去过长城的有13
2.
(有的数据前面加了“大约”,说明
1.(1
A.投影出示:光明小学有1105名学生,红华小学有1920
教师:如果以“千”作单位,你认为光明小学和红华小学各大约有几千名学生?为什么?(光明小学大约有1千名学生,红华小学大约有2千名学生。因为1105接近于1千,1920接近于2
B.教师: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如4,3,2,1,0),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5(如5,6,7,8,9),舍去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1105≈1000
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 1920≈2000
尾数的最高位大于5,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向前一位进1(2
3250 4608 7432 6501 3849
2.教学例7
(1)投影出示例7
先指名读出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各是多少,再引导学生理解“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
(2)教师指出:第一步是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使用的是约等号,而第
3.教材第13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题目中不同的要求,应怎样求近似数,再共同练一练,
4.
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
1.教材“练习二”第2组织学
2.教材“练习二”第3
3.教材“练习二”第4
【教学反思】:
从课堂上学习的反应来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理解是比较轻松的。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将学生当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8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8
【教学目标】:1.2.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
我们知道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地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
1.
(1)如果没有了数字,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4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表示有4
(学生通过讨论,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
(2)在生产劳动中,人们需要数人数、数物体个数或记录打猎后捕获的野兽的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7页中的图片,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如: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后来流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即0,1,2,3,4,5,6,7,8,9……
(3
教师教育学生要珍惜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认真努力地学好知识,创造出更多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