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呼吸系统
一、 选择题: A型题
1. 肺通气得动力来自
A.肺得舒缩活动 B.肺得弹性回缩 C.呼吸运动 D.胸内负压得周期性变化 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2.维持胸内负压得必要条件就是 A.呼吸道内存在一定压力 B.吸气肌收缩 C.呼气肌收缩 D.胸腔膜密闭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3. 下列使呼吸道口径变小得因素得叙述,哪项就是错误得? A.跨壁压减少 B.呼气时
C.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 D.副交感神经兴奋 E.交感神经兴奋
4.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得指标就是 A.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活量 D.补吸气量 E.用力呼气量
5. 评价呼吸效率较好得指标就是 A.无效腔 B.肺活量 C.肺泡通气量 D.每分通气量
E.功能余气量
6.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得主要因素就是 A.气体得溶解度 B.呼吸膜得厚度 C.气体分子量得大小 D.气体得分压差 E.气体与血红蛋白得亲与力
7. 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得肺容量就是 A.补吸气量 B.潮气量 C.补呼气量 D.深吸气量 E.功能余气量
8.CO2通过呼吸膜扩散得速度比O2快20倍,主要原因就是CO2 A.为脂溶性 B.在血中溶解度大 C.易通过呼吸膜 D.分压差比较大 E.相对分子量比O2大
9、 每次平静吸气时进入肺内得新鲜空气约占功能余气量得 A.1/2 B.1/3 C.1/4 D.1/5 E.1/7
10、单位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得气体得ml数称为 A.潮气量 B. 每分通气量 C. 肺扩散容量 D. 肺泡通气量 E. 时间肺活量
11.当无效腔容量加倍而潮气量不变时,肺通气/血流比值得变化就
是:
A. 减半 B.不变
C. 加倍 D.增大,但小于加倍 E. 减少,但大于一半
12.波尔效应反映得就是下列哪项对氧离曲线得影响 A. 温度 B. 2,3 二磷酸甘油酸 C. H+浓度与Pco2 D.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Po2
13. 下列哪种形式就是CO2或O2进出血液得必经形式 A. 物理溶解 B. 氧合血红蛋白 C. 碳酸氢钠 D.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 碳酸氢钾
14.切断动物得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 A. 变浅变快 B. 变浅变慢 C. 变深变慢 D. 变深变快 E. 不变
15.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得刺激就是 A.血液中得H+ B.血液中得CO2 C.脑脊液中得CO2 D.脑脊液中得H+ E.血液中得PO2降低
16.低O2对呼吸得兴奋就是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直接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E.直接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17.CO2对呼吸得兴奋主要就是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通过生成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18. 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时间CO2 潴留,若吸入纯O2可致呼吸暂停。原因就是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得维持主要靠
A.高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高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缺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D.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E.缺O2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19.血液中H+ 增高兴奋呼吸,主要就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实现,理由就是
A.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不敏感 B.H+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C.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有抑制作用 D.血液中H+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E.脑脊液中得缓冲系统缓冲了脑脊液H+ 20.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得激素有 A. 醛固酮 B. 胰岛素
C. 多巴胺 D. 糖皮质激素 E. 雄激素 B型题
A 潮气量+补吸气量 B 肺总容量-余气量 C 深吸气量-潮气量 D 补呼气量+余气量 E 潮气量+补呼气量 21.肺活量等于 22.补吸气量等于 23.功能余气量等于 24.深吸气量等于 C型题 A气道阻力 B 肺泡表面张力 C 两者均就是 D 两者均否 25.弹性阻力 26、 非弹性阻力
X型题(多项选择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