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控车床编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5 10:23: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X(U)——X轴切削终点的绝对(相对)坐标

Z(W) ——Z轴切削终点的绝对(相对)坐标

其中F是切削进给率或进给速度,单位为mm/r或mm/min,取决于该指令前面程序段的位置。使用G01指令时可以采用绝对坐标编程,也可采用相对坐标编程。当采用绝对坐标编程时,数控系统在接受G01指令后,刀具将移至坐标值为X、Z的点上;当采用相对坐标编程时,刀具移至距当前点的距离为U、W值的点上。 例: G01 X60.0Z7.0;(绝对编程)

G01 U20.0 W-25.0(相对编程)

2.G04指令用于暂停进给。

格式:G04 P——或G04 X(U)——

G04——暂停进给,该指令可以使刀具作短时间的无进给光整加工,在车槽、钻镗孔时使用,也可用于拐角轨迹控制。

P——P后用整数表示,单位:豪秒

X(U)——X后用整数表示,单位:秒 (※注:此处的X与坐标系中的X无关)

3.返回机械零点 G28

指令功能:从起点开始,以快速移动速度到达X(U)、Z(W)指定的中间点后再同时回机械零点。 指令格式:G28 X(U) Z(W)

其中:

X:中间点X向的绝对坐标;

U:中间点与起点X向绝对坐标的差值

Z:中间点Z向的绝对坐标;

W:中间点与起点Z向绝对坐标的差值。

4.螺纹切削指令 G32

指令格式:G32 X(U)__Z(W)__ F(I)__;

指令功能:刀具的运动轨迹是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条直线,从起点到终点位移量(X轴按半径值)较大的坐标轴称为长轴,另一个坐标轴称为短轴,运动过程中主轴每转一圈长轴移动一个螺距,短轴与长轴作直线插补,刀具切削工件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条等螺距的螺旋切槽,实现等螺距螺纹的加工。F、I指令字分别用于给定公制、英制螺纹的螺距,执行G32指令可以加工公制或英制等螺距的直螺纹、锥螺纹和端面螺纹: 起点和终点的X坐标值相同(不输入X或U)时,进行直螺纹切削; 起点和终点的Z坐标值相同(不输入Z或W)时,进行端面螺纹切削; 起点和终点X、Z坐标值都不相同时,进行锥螺纹切削。 G32为模态G指令。

F:公制螺纹螺距(0.001~500 mm),为主轴转一圈长轴的移动量,F指令值执行后保持有效,直至再次执行给定螺纹螺距的F指令字。

I:每英寸螺纹的牙数(0.06~25400牙/英寸),为长轴方向1英寸(25.4 mm)长度上螺纹的牙数,也可理解为长轴移动1英寸(25.4 mm)时主轴旋转的圈数。I指令值执行后不保持,每次加工英制螺纹都必须输入I指令字。 5.G34 变螺距螺纹加工

格式:G34X(U)__Z(W)__F__K__

6.工件坐标系设定 G50

指令功能:设置当前位置的绝对坐标,通过设置当前位置的绝对坐标在系统中建立工件坐标系(也称浮 动坐标系)。执行本指令后,系统将当前位置作为程序零点,执行回程序零点操作时,返回 这一位置。 工件坐标系建立后,绝对坐标编程按这个坐标系输入坐标值,直至再次执行 G50 。建立新的工件坐标系。G50 为非模态 G 指令。 7.G96 恒线速度控制 格式:G96 S__ S指用户给定的线速度 8. 轴向切削循环 G90

定义:为了简化编程,本系统提供了只用一个程序段完成快速移动定位、直线,最后快速移动返回起点的单次加工循环的G指令:

格式:G90 X(U)_ Z(W)_ F_;(圆柱切削)

G90 X(U)__ Z(W)__ R__ F__;(圆锥切削) 切削起点:直线插补(切削进给)的起始位置; 切削终点:直线插补(切削进给)的结束位置; X:切削终点 X 轴绝对坐标;

U:切削终点与起点 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 Z:切削终点 Z 轴绝对坐标;

W:切削终点与起点 Z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

R:切削起点与切削终点 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半径值),当 R 与 U 的

符号不一致时,要求R

U/2

G90 为模态指令,指令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径向(X 轴)进刀、轴向(Z 轴

或 X、Z 轴同时)切削,实现柱面或锥面切削循环。

9. 螺纹切削循环 G92

指令格式:G92 X(U)__ Z(W)__ F__; (公制直螺纹切削循环)

G92 X(U)__ Z(W)__ I__;(英制直螺纹切削循环) G92 X(U)__ Z(W)__ R__ F__; (公制锥螺纹切削循环) G92 X(U)__ Z(W)__ R__ I__; (英制锥螺纹切削循环) 切削起点:螺纹插补的起始位置; 切削终点:螺纹插补的结束位置; X:切削终点 X 轴绝对坐标;

U:切削终点与起点 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

Z:切削终点 Z 轴绝对坐标;

W:切削终点与起点 Z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

R:切削起点与切削终点 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半径值),当 R 与 U 的符号不一致时,要求 R

U/2

G92 为模态指令,指令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径向(X 轴)进刀、轴向(Z 轴或 X、Z 轴同时)切削,实现等螺距的直螺纹、锥螺纹切削循环。执行 G92 指令,在螺纹加工结束前有螺纹退尾过程:在距离螺纹切削终点固定长度(称为螺纹的退尾长度)处,在 Z 轴继续进行螺纹插补的同时,X 轴沿退刀方向指数式加速退出,Z 轴到达切削终点后,X 轴再以快速移动速度退刀(循环过程③)。 G92 指令的螺纹退尾功能可用于加工没有退刀槽的螺纹,但仍需要在实际的螺纹起点前留出螺纹引入长度。

10.径向切削循环 G94

格式:G94 X(U)_ Z(W)_ F_;(端面切削)

G94 X(U)__ Z(W)__ R__ F__;(锥度端面切削)

切削起点:直线插补(切削进给)的起始位置; 切削终点:直线插补(切削进给)的结束位置; X:切削终点 X 轴绝对坐标;

U:切削终点与起点 X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 Z:切削终点 Z 轴绝对坐标;

W:切削终点与起点 Z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

R:切削起点与切削终点 Z 轴绝对坐标的差值,当 R 与 U 的符号不同时,要求R

W

固定循环指令的注意事项

1)在固定循环指令中, X(U)、Z(W)、R 一经执行,在没有执行新的固定循环指令重新给定 X(U), Z(W),R 时,X(U),Z(W),R 的指令值保持有效。如果执行了除 G04 以外的非模态(00 组) G 指令,或执行了 G00、G01、G02、G03、G32 时,X(U)、Z(W)、R 保持的指令值被清除;

2)在 G90、G92 或 G94 程序段的下一程序段为无移动的指令字时,执行该无移动的程序段时,G90、 G92 或 G94 程序段的动作会再次执行,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在固定循环指令之后用其它的 G 指令取消循环动作;

课堂作业:

根据下列图形,编写程序。

多重复合循环

在复合固定循环中,对零件的轮廓定义之后,即可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全过程,使程序得到进一步简化。 1、外圆粗切循环

外圆粗切循环是一种复合固定循环。适用于外圆柱面需多次走刀才能完成的粗加工。 编程格式: G71 U(△d) R(e)

G71 P(ns) Q(nf) U(△u) W(△w) F(f) S(s) T(t) 式中:

△d-背吃刀量; e--退刀量;

ns--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开始程序段的段号; nf--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结束程序段的段号; △u--X轴向精加工余量; △w--Z轴向精加工余量; 注意:

1、ns→nf程序段中的F、S、T功能,即使被指定也对粗车循环无效。 单调时,ns→nf程序段中第一条指令必须在X、Z向同时有运动。

2、端面粗切循环

编程格式:G72 U(△d) R(e)

G72 P(ns) Q(nf) U(△u) W(△w) F(f) S(s) T(t)

2、零件轮廓必须符合X轴、Z轴方向同时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少;X轴、Z轴方向非

式中:

△d-背吃刀量; e-退刀量;

ns-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开始程序段的段号; nf-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结束程序段的段号; △u-X轴向精加工余量; △w-Z轴向精加工余量; 注意:

(1)ns→nf程序段中的F、S、T功能,即使被指定对粗车循环无效。 (2)零件轮廓必须符合X轴、Z轴方向同时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少。

3、封闭切削循环

封闭切削循环是一种复合固定循环,如图4.38所示。封闭切削循环适于对铸、

锻毛坯切削,对零件轮廓的单调性则没有要求。 编程格式 G73 U(i) W(k) R(d)

G73 P(ns) Q(nf) U(△u) W(△w) F(f) S(s) T(t) 式中:i--X轴向总退刀量;

k--Z轴向总退刀量(半径值); d--重复加工次数;

ns--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开始程序段的段号; nf--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结束程序段的段号; △u--X轴向精加工余量; △w--Z轴向精加工余量;

深孔钻循环功能适用于深孔钻削加工,如图3.40所示。 编程格式 G74 R(e)

6.G74 Z(W) Q(△k) F

式中:e - -退刀量; Z(W) -- 钻削深度;

? k -- 每次钻削长度(不加符号)。

例:采用深孔钻削循环功能加工图4.40所示深孔,试编写加工程序。其中:e=1,? k=20,F=0.1。 N10 G50 X200 Z100 T0202 N20 M03 S600 N30 G00 X0 Z1 N40 G74 R1

N50 G74 Z-80 Q20 F0.1 N60 G00 X200 Z100 N70 M30

搜索更多关于: 数控车床编程 的文档
数控车床编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ac4u8l88v9mzf00wrvr0a0pl1szli00hg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