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数控铣床配置比例为:4~6人/台。 2.教学中首先要强化数控铣床安全操作方面的内容。 3.建议对机床坐标系建立、对刀等进行单项技能训练。 4.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机床操作的规范性。 5.建议设计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工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人均操作机床时问不少于总学时的50%。 教学考核 建议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 1.数控机床操作的规范性。 2.工作页填写的正确性以及工序卡等文件填写的规范性。 3.工件的加工质量。 五、方案实施建议
1.师资要求及班级容量
一体化课程任课教师应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服务)技术,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能安照一体化课程方案要求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和一体化教学场地设备管理,具有相关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建议小班授课,班容量以30人左右为宜。 2.场地设备要求
场地设备配置应符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求。应具备以下功能: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合二为一;学生可以单独或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 3.学材选用
学材的形式应符合本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业力量开发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专业教材(工作页)为主,配以相关参考书、手册、标准、说明书以及多媒体资源等。 4.教学管理
应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六、考核与评价
一体化课程考核与评价应突出能力考评原则,综合考虑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岗位胜任力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真实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职业效度。 1.考核与评价内容
考核与评价应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 2.考核与评价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现场操作、笔试、口试、作品展示、综合作业等。 3.考核与评价方法
根据不同培养层次的一体化课程特点,可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课程中的学习任务以及每门课程结束时采用过程性考核;一个培训层次的课程全部完成时,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完成终结性考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