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实际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但仍然有许多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就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评述,并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急剧扩大,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失衡。由于大学毕业生包含的人力资本价值来源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长期投资,如果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价值不能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则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国家以及各部委不仅基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实考虑,也是基于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长期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现状分析
2006年开始,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教育部提出了“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划”, 2007年,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加具体化,通过报考研
究生和公务员加分、通过助学贷款代偿、生活费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涉及人事劳动、社会保障、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政策。
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现有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基本涵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个方面,较为有效的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在实践中的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首先,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涵盖教育、行政、人事、金融、工商、税务、司法等多个领域,极大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而且政策内容丰富,涉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合同、社会保障、自主创业等各个方面,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和保障。此外,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正不断趋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近年来,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都是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还强调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就业促进法》,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充分表明了我国相关就业政策的法制化趋势。还有就是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加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例如大学毕业生的户籍问题,国家实行高校毕
业生人事代理政策,为学生解决了繁琐的户籍转换这种实际问题,体现了就业政策的灵活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的大学大学生就业政策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继续完善。
2.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国家制定出台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以推动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为目的的,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作为大学生就业政策受益对象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关注和了解并不多。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时,往往会积极主动的寻找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例如“三支一扶”、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政策,很多大学生不了解具体内容,或者大致了解但不知道如何申请扶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本身更偏重于在宏观调控的层面上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希望从整体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这使得许多政策的内容较为抽象,与大学生的现实利益不符,难以产生直接的作用和效果,因而不容易引起大学毕业生的广泛关注。二是大学生就业政策往往是通过政府和高校间逐层下发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的,但是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和普及还不够到位,使得部分学生对政策内容的具体内容缺乏足够了解。
2.2 政策规划缺乏统一性,相关制度不完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