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3)混凝土拌和要求:
(A)坍落度16~18cm(或按配合比) (B)缓凝时间≥6h
(C)投放材料允许偏差:水泥±2%,砂石±3%,水、外加剂±2%。 4)混凝土运输
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溜槽直接进入混凝土运输车运送到浇筑现场,并通过输送泵送至浇筑地点。 (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已隐蔽、模板验收之后进行。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浇捣采用斜正面分层,内部振捣振实,分层厚度≤500mm。 1)浇捣顺序
混凝土浇捣自东向西沿长方向并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现场设两台固定泵,(一台德产PB550-HDD-15型、一台HB60型液压双缸型),两台汽车式混凝土输送泵,共四方同时浇筑。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先接好、到位,分层浇筑时拆卸和接长。 2)混凝土的振捣
(A)振捣手操作振捣棒要作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一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拔出时所造成的孔洞,振动过程中应将振捣棒上下略为抽动,使上下振动均匀,在振捣每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在上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B)振捣手操作振捣棒插入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不能混乱以免造成漏振,每次振动移动的距离为30~40cm。
(C)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使用高频振捣棒时也不宜少于1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砂浆为宜。
9
3)混凝土表面二次振捣
混凝土浇捣至设计要求标高后,由混凝土工或瓦工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接近初凝(混凝土有一定的硬度,用手摁有明显痕迹)时,派专人用平板振动器,中速振捣一次,并用木楔搓抹,铁板压实。 4)沁水处理
混凝土浇筑时可能出现沁水现象应及时处理,混凝土四周的砖模板上可在木工安装模板时予先留10mm×20(宽)mm孔@500,距基底1000mm,以便将沁水排出。浇捣过程中,中部积水可用泥浆泵抽出弃于基础外侧。
5)混凝土浇捣时停顿时间要求:
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得停歇,由于机械故障等因素不得不使浇捣中断时,其中断时间:当大气温度≤25℃时,不得超过180min;当大气温度>25℃时,不得超过150min。 3.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信息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临时指挥小组,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要求指挥小组人员精明强干,有独立作业能力,遇事不慌、当机立断。 2)通讯
办公室设值班电话,加强外部联系,做好各系统的调配工作。在现场每个指挥人员均配备BD-378 对讲机一部。
(2)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备足防雨、保温材料;落实能源、物资货源。如不具备条件时宁可拖延工期,不可仓促上阵。 (3)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了解内部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和控制,混凝土浇筑前予埋测温管,管内灌水2/3 深,管口塞紧,温度测设贯穿混凝土浇筑全过程、测量小组实施测温工作并做好记录。测温要求:从测温管埋入混凝土内起(测一次),第一天每4h一次,第二天每8h 一次,第三天每昼夜2 次,第四、五天每昼夜1次,第六天开始每两天测1次,计划测至第14d(即养护龄期)。经进行温度
10
应力验算再确定其养护时间。混凝土测温采用普通温度计,插入管内时间不少于5min。 4.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防止堵泵的技术措施
1)将砂、石原材料中的超粒径的石子和杂物进行筛选。 2)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原材料砂、石级配,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坍落度测施2~3h一次,由专人实施。开泵前先用砂浆润滑。
3)加强对输送管的巡回检查,如遇管子跳动或发现管子有异常声音时,应停止泵送,待排出故障后再行作业。
4)停泵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堵泵现象发生,为此接班人员须提前到达浇筑地点,做到人停机不停。 (2)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工艺
二次投料也称“襄砂”法,其优点:无沁水现象,使混凝土(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上下层强度差减少,改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减小了离析现象。 (3)养护与拆模
1)浇完混凝土12h内用养护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然后用草袋覆盖并不断浇水。不仅能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也能避免混凝土表面早期开裂。
2)混凝土拆模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不得使混凝土长期裸露在外。
3)混凝土浇筑期间除按规范要求留置试块外,还应留置多余试块,按3、7、10、14、 28龄期试压,推测其抗拉强度,校验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关系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要求。 4)为减小桩基对承台的约束力,对混凝土垫层施工时,在桩四周设两层油毡,这样当承台混凝土收缩时,能使桩产生微小位移,从而减小地基约束力。
5)避免使用刚出厂的高温水泥,以增加混凝土内部温度。 6)混凝土中掺加微膨胀剂,用以弥补混凝土收缩和开裂。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