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答题模式全总结
模块一:辩证唯物论
注意:辩证唯物论=唯物论=探索世界: 一、主要原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山野残雪 中小学学习资料站
- 1 -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用于分析我国各项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稳中求进)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
山野残雪 中小学学习资料站
- 1 -
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精华版: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识别的关键词:分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受到的惩罚或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成功例子;生态和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把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嫦娥四号等;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
★6.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识别的关键词:各种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的;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根据…情况(针对…情况),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山野残雪 中小学学习资料站
- 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