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注意事项
刘鑫
[摘要]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专项方案编制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设计和构造措施。模板应满足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积极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提高重复使用率。
[关键词] 模板工程 安全技术 专项方案
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高大模板工程即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对大型或技术复杂的模板工程,施工单位应确实地编制建筑施工模板安全专项方案,并按照施工设计和安全措施,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训练,一定要使作业人员充分熟悉和掌握设计及安全操作技术。
1. 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可供应的条件,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综合全面分析比较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1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② 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③ 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④ 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性时,应符合相应材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1.2 模板设计内容总的归纳起来应包括:选型、选材、结构计算、绘制施工图及编写设计说明,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① 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和所承受的荷载。梁、板和梁板模板计算的荷载项及其取值见下表。 编号 1 2 荷载项目 3 名称 模板及支架自重 新浇混凝土自重 钢筋自重 施工荷载(人员及设备自重) 振捣混凝土荷载 荷载组合 荷载标准值 按设计图纸实算。肋形楼板模板的自重可取:0.5kN/m2(木模);0.75kN/m2(组合钢模) 普通混凝土取24kN/m2,其他混凝土取其实际的重力密度。当混凝土堆料高度超过100m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 按设计图纸实算。一般梁板结构可取:1.1kN/m2(楼板);1.5kN/m2(梁)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取1kN/m2 对水平模板可取2kN/m2 梁模板支架组合1、2、3、5;板和梁板模板支架组合1、2、3、4、5 4 5 ② 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大样图。总的要求为:构造合理、受力明确、荷载算够、验算合格。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荷载的作用点应尽量布置在立杆之上(通过使用立杆顶托撑或其他构造措施)或尽量靠近立杆,以消除或减小偏心作用;
2)强度和稳定验算,应分别达到相当于单一系数法设计中安全系数K≥1.5和K≥2.0的要求;
3)立杆的基础(地)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且在受载后不得出现超过10mm(或设计限定值)的沉降。基础为楼板时,其下应视需要设置支撑;
4)支架的结构和构造中不得出现低于验算条件的薄弱部位。否则,应按薄弱部位(即最不利受力条件)的荷载和构造参数进行验算;
5)确保节点构造、斜杆和其他整体性、加强性杆件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使支架具有稳定的结构; 6)严格控制和确保施工中的实施荷载及其分布不超过设计值。
③ 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设计计算项目包括:
1)受压杆件稳定性验算(包括支柱、单肢立杆和支架整体稳定性,其中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一般都转化为对其长度为步距h的立杆段的稳定性验算);
2)直接承受模板荷载并将其传给立杆的水平杆件和构造(组合梁、桁架梁等)及其连接件的验算(承压、受弯、受弯以及扣件抗滑等);
3)支座、基础和地基验算。
④ 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1)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首先按照模板设计规定进行,原则上应先拆非承重部位,并遵守自上而下的原则。
2)当板或梁模板拆除后,板上需堆放设备材料,增加的荷载超过现时混凝土设计所允许的荷载,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即所谓第二次支撑。
⑤ 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 ⑥ 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2.模板构造与安装
2.1 模板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在介绍了该工程模板总的情况后,主要内容中要重点说明下列事项: ①模板设计所取用的垂直荷载和混凝土侧压力的数值。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提出应注意的事项。介绍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并履行设计审批手续。
② 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对模板结构中的特殊部位,提出装拆时应注意的事项。对爬升模板的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时,应按爬升模板的特点进行,其特点为:在高空爬升时,是分块进行,爬升完毕固定后又连成整体。
③ 规定预埋件、预留孔洞及特殊部件所有的材料、节点构造和固定方法。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④ 对特殊部位提出特殊的质量、安全要求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
2.2 模板安装顺序大体来说是:柱墙→梁→板,具体来说应按设计和施工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模板安装构造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② 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③ 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④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⑤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关于模板的起拱高度,在使用时应注意该起拱高度未包括设计起拱值,规范只考虑到模板本身在荷载作用下的下挠。
⑥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 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⑦ 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作者简介] 刘鑫(1975~),男,太原人,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程师,山西裕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管理工作。邮编:030012 电话:138345716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