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
一体化设计:
教学过程: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知识与技能:能用化归的思想从和角公式推导二倍角的公式;
2. 过程与方法:能用公式计算,化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公式的灵活应用,及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影响。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探索倍角公式---简单应用
(一)复习导入
公式的记忆与复习:
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tan?1?tan?tan? tan??????tan??tan?1?tan?tan?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知识,你能把sin2α,cos2α,tan2α 用 sinα,cos α或tanα表示出来吗?
(二)研探新知:
1.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倍角公式。
在公式S(α+β), C(α+β), T(α+β) 中,令α=β,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
sin2??2sin?cos?, (S2?)cos2??cos2?-sin2?, (C2?) tan2??2tan?1-tan2?. (T2?)
1
其中公式C2?还可以变形为
cos2??2cos2?-1, ( C)2?cos2??1-2sin2?. ( C
2?)这些公式都叫做倍角公式
让学生分析公式特点——升幂,便于记住公式。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练一练 1. 2sin150cos150= 2. sin112030/cos67030/= ; 3. 1-2sin2150= ; 4. 2cos2150-1= ; 2tan22.505.1-tan222.50? . 通过这组练习,设学生初步熟悉公式。再做下面的例题,先让学生做,再给出标准的解答过程。 例1 、已知sin2??513,??(?4,?2),求sin4α,cos4α,tan4α的值。 注意4α是2α的两倍。要强调角的范围对结果的影响,这是学生容易忽略
的地方.
例2、在三角形中ABC中,cosA?45,tanB?2,求tan(2A?2B)的值。 (四)课堂总结
(1)公式
(2)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化简,证明三角恒等式时,要注意观察,发现思路,充分运用化归,转化等思想方法,进行弦化切,角度的转化的变化。
(五)课后作业:课本p138页14、17
2
板书设计: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⒈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例 1 例 2 ⒉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3.二倍角的正切公式: 教学反思: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