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垩白与低垩白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比较
作者:蔡永盛 郑桂萍 奚浩然 赵洋 李丹丹 郑悦 潘世驹 吕艳东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6个高垩白水稻品种和6个低垩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垩白水稻品种穗长、千粒质量低于低垩白水稻,穗差异达显著水平;低垩白水稻品种中势粒、劣势粒的实粒数高于高垩白水稻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高垩白水稻品种产量与每穴穗数和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低垩白水稻品种产量与穗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低垩白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于高垩白水稻品种。 关键词:垩白;水稻;穗部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037文献标志码: A[HK]
文章编号:002-302(204)2-0079-03[HS)][HT9SS] [H45mm]
收稿日期:204-02-20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 20303007);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编号:HNKA-0-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3BAD07B0-0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30223009);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项目(编号:LBH-Z368)。
作者简介:蔡永盛(989—),男,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生理生态研究。E-mail:cai07632376@26com。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的三大危机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最为重视的问题[-5]。目前我国人口仍在持续增长,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6×09,同时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也在逐步增加,水稻不断增产,但水稻垩白的有无、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稻米的商品价值,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垩白是衡量粳稻稻米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6-8]。有关水稻籽粒垩白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郭二男等[6]选用3个粳稻品种(系)分析了垩白的遗传及其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以及环境对垩白的影响;粳稻籽粒垩白在品种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差异,通过对垩白性状的不断筛选和改良,育成的品种在保持高产的同时垩白性状得到一定的改善[7-9];但究竟垩白的高低与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关系如何,目前少有文献报道。本试验以6个高垩白品种和6个低垩白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高垩白与低垩白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差异,以期为高产优质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