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命题、校对: 1.本试卷中g取10N/Kg,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能源被人类广泛开发利用,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核能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4.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沙漠里出现的海市蜃楼 B.水面柳树的倒影 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 5.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 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 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
A.隔热性好 B.导热性好 C.呈洁白色 D.密度较小 6.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A,该用电器可能是( )
A.手机 B.节能灯 C.遥控器 D.电饭锅
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8.小华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面条熟了时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 C.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D.面条没有黏在一起,面条表面分子间有斥力
第7题图
甲乙9.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第9题图
A.① B. ② C.②③ D.①②③
10.如何外部检测植物含水量的变化呢?科学家用条状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Rx,附着在叶片上,植物含
水量变低,Rx变小,电表示数变小;植物含水量变高,Rx变大,电表示数变大.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为某家庭卫生间电路,电灯和电热器都在正常工作.在三线插座上刚插上洗衣机(开关未闭
合)的插头时,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拔出洗衣机的插头后,用测电笔测试三线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发现有一根熔丝熔断了.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一定是零线上的熔丝熔断了
B.断开S1、S2,再用测电笔检测三线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 C.只断开S1,再用测电笔检测开关S1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 D.只断开S2,再用测电笔检测开关S1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
第5题图
12.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已知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 C.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a、c两温度计示数变化,可探究电流 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 D.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d温度计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春天,人民公园里桃红柳绿、香气扑鼻,小明闻到花香是因为 ▲ .看到绿色的垂柳,是因为垂柳 ▲ 绿光.小明向前走,感觉路边的柳树像在往后退,这是以 ▲ 为参照物. 14.在“再探动滑轮”的实验中,小华用动滑轮将重3N的钩码匀速向上提升,拉力为1.8N, 4s钩码上升 0.4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 第 1 页 共 4 页 甲 第12题图 乙 第11题图 a b c d R1 R2 R1 R2 15. 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小磁针 ▲ (垂直/平行).当接通电 路时,小磁针 ▲ (会/不会)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 ▲ (改变/不改变).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萍萍测某种油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油和杯子的总质量.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总质量为 ▲ g,将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则量筒中油的体积为 ▲ cm,用天平测出剩余油和杯子的总质量为28g,油的密度为 ▲ kg/m. 17.将一重为15N、体积为0.001m的物体如图缓慢放入盛有水的塑料杯中,直至其静止.从物体开始浸入水 中到静止的过程中,水对塑料杯底部的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N,此时物体处于 ▲ (漂浮/悬浮/沉底)状态. 18.为比较水与沙子吸热升温的特点,实验时应取 ▲ (相同/不同)质量的水和 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实验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 (A/B),在 A B O t1 t2 t/s Δt /℃ 3 3 3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2分.解答22、23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画出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30角,画出AO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3)如图丙,杠杆可绕O点转动,使杠杆平衡,画出作用在A点最小的力F1. 22.(6分) 如图是一台火灾现场侦察、灭火的消防机器人,其质量为600kg, 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min,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2倍.求: (1)消防机器人在2min内通过的路程. (2)消防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3.(9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设计了一种电热饮 水机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S2是自动控制开关,可实现“低挡”、“高挡”之间的转换,饮水机工作时功率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 30min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2)饮水机工作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 (3)电阻R2的阻值. 24.(7分)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将凸透镜 ▲ 太阳光,移动透镜,使太阳光在光屏上 会聚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2)小华将蜡烛移动到某一位置,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像.由此得出: 第23题图 第22题图 2 0 (3)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前进的过程中,消防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t1~t2内水吸收的热量 ▲ (小于/等于/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 第18题图 毛巾 棉布 木板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由图可知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 .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将 ▲ . (2)在辨析“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为什么设计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设计实验探究推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由是 ▲ . 20.如图A所示,电压U=12V,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9V,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B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Ω.则灯泡L正常发光时阻值为 ▲ Ω.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是 ▲ W.在某次正常调节中,L的阻值变化量比R的阻值变化量小,则滑片P的移动方向是 ▲ (一定向左/一定向右/向左向右均可). 第20题图A 第20题图B 第24题图 “此位置凸透镜成的是虚像”的结论.该结论 ▲ (可靠/不可靠). (3)小华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6cm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是清晰的 ▲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其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 第 2 页 共 4 页 (4)小华所佩戴的近视眼镜是 ▲ (凸/凹)透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位置 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 (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5.(6分)如图甲是小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雨将卡片上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支架的滑轮,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 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 改变拉力大小.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 (4)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在两细线上各挂一个钩码时,小卡片(能/不能) ▲ 平衡.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菡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当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力 ▲ (平衡/不平衡).同学们认为小雨的实验优于小菡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 26.(8分)两只铭牌模糊的小灯泡L1、L2,仅能看清分别标有“0.3A”和“0.5A”字样. (1)图甲是小彤测量小灯泡L1额定功率时连接的实物图; ①图中有一根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 (远填“A”或“B”)端; ③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1A,移动滑片P,通过观察 ▲ 表的示数来判断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 ▲ W. (2)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艾同学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小灯泡L2的额定功率,请在虚线框内......补上小灯泡L2、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阻值已知)这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完整,实验操作方便. .. 第26题图 A B A 第25题图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 “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如图甲为某品牌“无人机”,质量(含摄像机)为1.5Kg.“无人机”由锂电池供电,采用4个相同的电动机带动旋翼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的同时每个旋翼获得相同的升力.为了保证“无人机”正常工作,每个电动机连接一个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功率. “无人机”上升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上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该“无人机”能以最大6m/s的速度上升,此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9N.“无人机”携带摄像机参与火情勘测时,一般以恒定的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升至某一高处,然后悬停观测(整个过程四个电动机同时工作). 该“无人机”携带的微型摄像机有自动拍摄功能,未出现火情时待机;若有火情,摄像机感知一定强..度的红外线而自动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其原理如同图乙“自启系统”,该系统由“自启电路”、“控制电路”.......... 等组成,其电源电压恒为12V,R为电阻箱,Rp是红外探测器(可视为可变电阻),它的阻值与红外线强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下表所示(E为红外线强度,cd表示其单位). E/cd Rp/Ω (1)“无人机”使用的是 ▲ (直流/交流)电源,电动机与电调的连接方式是 ▲ (并联/串联). (2)当“无人机”携带摄像机悬停在空中进行地面图像拍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获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旋翼 B.“无人机”每个旋翼获得的升力是15N C.“无人机”增加悬停高度可以扩大拍摄视野范围 D.“无人机”悬停观测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3)“无人机”在参与某次火情的勘测时,它以2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至50米高处,然后悬停.“无人机”上升过程中: ▲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 . (4)在“自启系统”中,a、b 两端的电压必须大于或等于9V时,控制电路才能启动摄像机进入工作状态.若设定红外线强度为4.5cd 时启动摄像机工作,则电阻箱的阻值至少应调到 ▲ . (5)在“自启系统”中,为了使控制电路在红外线强度较弱时,就能启动摄像机进入工作状态,可采取的措施(写出两种):▲ . 第27题图乙 1.0 18 2.0 9 3.0 6 4.0 4.5 6.0 3 第27题图甲 第 3 页 共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