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6:17: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内的功能有差异 B.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都能产生水和消耗水 C. 线粒体中的[H]和叶绿体中的[H]为同一种物质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双层膜结构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植物叶肉细叶绿体 胞 双层膜结构 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合成的“车间”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高尔 动植物细胞 基体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细胞的“动力车间”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功 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 1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成熟植物细构;内含细胞液(有机液泡 胞 酸、糖类、无机盐、色 素和蛋白质等) 动物或某些中心体 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 物质组成 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详解】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有差异,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A正确;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两者都可以产生和消耗水,B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H]不是同种物质,线粒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叶绿体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C错误;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D正确。

2.向某动物细胞内注入微量的24Na+,一会儿可测得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在细胞周围

24+24+

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后,Na外流停止;再向细胞内注入ATP后,Na恢复外流。下列推断

合理的是

A. 该物质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B. 该物质破坏了24Na+载体的结构

C. 该物质使ATP水解酶变性失活 D. 24Na+通过细胞膜外流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24+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向某动物细胞内注入微量的Na,一会儿可测得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

24+24+

Na+,说明Na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在细胞周围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后,Na外流停止,

24+24+

再向细胞内注入ATP后,Na恢复外流,说明Na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加

入的某种物质作用是抑制细胞呼吸,从而使ATP的产生减少。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物质抑制了可能是抑制细胞呼吸,从而使ATP的产生减少,

24+

但是并没有改变细胞膜的结构,A错误;若该物质破坏了Na载体的结构,则加入ATP后

2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2424

Na+也不能恢复外流,B错误;若该物质使ATP水解酶变性失活,则加入ATP后也不能为

24+

Na+外流提供能量,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Na通过细胞膜外流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正确。

3.下图表示4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①②③分别是3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元④只接受②和③的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构成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 B. 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 C. 若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

D. 信号只能由②→④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含有4个神经元,形成了3个突触,其中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②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了1个突触,②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④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1个突触,③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④神经元的树突形成了1个突触。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3种不同类型的突触,分别是轴突-轴突突触、轴突-细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A正确;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不会接收到化学信号,因此其膜电位为静息电位,B正确;据图分析,①释放的神经递质不直接作用于④,因此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C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所以信号只能由②→④,D正确。

4.某昆虫为ZW型性别决定,成虫中有翅(A)对无翅(a)完全显性,控制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

A

体或Z染色体上。种群中存在有翅纯合体(基因型ZW视为纯合体)、有翅杂合体和无翅三

3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种类型。已知种群内某些个体的Z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基因型中无此基因的等位基因时胚胎完全致死。若只统计子代的翅型,下列杂交组合中有可能确定出A/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是

A. 有翅纯合体(♂)×有翅纯合体(♀) B. 有翅杂合体(♂)×有翅纯合体(♀) C. 有翅纯合体(♂)×无翅(♀) D. 无翅(♂)×无翅(♀)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若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雌雄性的表现型情况相同;若A/a基因在Z染色体上,则后代雌雄性应该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

【详解】有翅纯合体(♂)×有翅纯合体(♀),无论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Z染色体上,后代雌雄

Aa

性都表现为有翅,A错误;有翅杂合体(♂)的基因型可能为ZZ或Aa,有翅纯合体(♀)的基A

因型可能为ZW或AA,若在Z染色体上,则后代有翅雄:有翅雌:无翅雌(某些个体的

Z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基因型中无此基因的等位基因时胚胎完全致死)不等于2:1:1,若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雌雄性都表现为有翅,B正确;有翅纯合体(♂)×无翅(♀),C错误;无论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Z染色体上,后代雌雄性都表现为有翅,无翅(♂)×无翅(♀),后代不会出现有翅,无法判断A/a的位置,D错误。

5.达尔文父子利用正在萌发的燕麦做了以下实验: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②在胚芽鞘尖端戴上遮光帽,再给予单侧光照,胚芽鞘直立生长;③在胚芽鞘尖端戴上透明帽,再给予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④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套上遮光环,再给予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根据以上实验提出的合理假说是 A. 正常光照下,胚芽鞘直立生长 B. 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C. 感受光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D. 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了一种“物质”并向下传递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通过比较①②可以得知胚芽鞘向光性是由于具有尖端感受了单侧光的缘故;通过比较③④可知,透明帽不影响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也不影响胚芽鞘向光弯曲生

4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3cc2z19n1xep036fj71ujtp7zqyg019j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