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而学习者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才是迁移发生的关键。 4.现代迁移理论的观点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
(2)强调外界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 简单应用: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2.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 识记:
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 17 -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4.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根据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 识记:
1.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2.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3.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4.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5.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7.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 18 -
? 简单应用:
1.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应用各种直观形式 A.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
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 B.词与现象的配合
(2)应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应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 识记:
1.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研究。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 领会: 遗忘的原因
- 19 -
1.痕迹衰退说
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2.干扰说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的原因。 3.动机说
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 综合应用:
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应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 识记:
1.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