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质量
监控与评价方法
高职学院
高职学院教师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
1
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
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可保证教师工作质量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达到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一、教师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对教师工作素质的要求
高职教师既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又是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的定位,要求注重:
1.培养学生具备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 为此,高职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师德: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工作表现;
业务素质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知识、社会经验; 教研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推广科技成果; 协作精神:与集体、同事、学生的关系,协作精神;
教育教学素质: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技能、对学生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因材施教。
(二)教师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根据高职教学特色以及教师工作岗位的特点,参照国家人事部有关文件中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德、能、勤、绩的基本要求,在掌握政治思想表现的前提下,教师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应以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和评价期内的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定方法,从基本素质、教学工作、教研科研等方面,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过程监控和全面综合评价。
将上述评价基本内容按类划分,构成以下《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评表由学院统一制定,由不同的评价人员操作,整合后获得教师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表1 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内容 名称 院评价 (0.3) 系(部)评价 ( 0.3) 师德修养 业务水平 教研活动 工作积极性 师德修养 教学水平 知识更新 教研活动 院测评表 系(部)测评表 测评表 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二级评价指标 2
教师工作质量 总体评价 (1.0) 学生评价 (0.3) 师德修养 教学基本功 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处理 知识更新 能力培养 辅导情况 考勤考核要求 教学效果 学生测评表 教科研成果 (0.1) 教学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 教学大纲编写 教材编写 教科研情况测评表
二、教师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和监控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客观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兼顾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具体实施考评时,要做到重事实数据、重信息反馈、重第一手材料,对可以量化的内容要有数字记录和积累,对难以量化的工作,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听、看、查,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工具和方法的客观性及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是指运用经验对评价对象性质方面的判断;定量评价则是采取量化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数量特点进行评判。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结合,使之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从而作出全面评价。 (三)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
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凡是违法违纪受到记过及以上行政处分的教师,或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师德修养不良的教师,其师德评价应视为不合格。同时,凡师德不合格者,其整个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应视为不合格。
(四)评价监控工作与指导工作相配合
评价和监控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判定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是为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依据,通过评估带来的信息,可使学院对教育过程进行诊断,较清楚地了解教师工作质量状况,从而提出正确的导向性、建设性意见。形成“评价——指导——再评价”的螺旋式循环的方式,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教师工作质量评价与监控的方法
(一)考评、监控的组织机构
建立院、系、学生四级考评制度。根据各方面的考评资料,对各项指标的考核结果进行测算统计,形成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意见。
考评小组应由主管院领导、系(部)主任和专业教师等组成,一系一个。考评小组成员必须做到公正公平,确保考评和监控的可信度。
院教务系统负责搜集有关数据资料,交考评小组汇总、统计、分析,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
(二)评价和监控的程序
1.确定考核指标,制定各类测评表。根据教师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
3
内容确定《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类评价指标,制定各种测评表,评定教师工作质量。
2.确定考核步骤。以学期考核为考评周期,分平时、学期两个步骤进行考评和监控,实现教师工作质量过程监控。
平时考评和监控过程,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各系(部)管理人员对教师日常的师德表现、
教学工作表现、工作量及教研科研工作等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经常性的记录考评和监控;
教学考核组以听课、学生座谈会、调查了解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定性的评价;
学期考评和监控过程。由考评小组统一部署,各评价部门、评价人员结合平时考核记录, 对教师在本学期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考评,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交考评小组统计及进行数据处理。
3.实施考评和监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监控和测评。具体如下: 学生方面的测评和监控。由院教务部和系教务干事组织各班综合排名在前三分之二的学生,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测评表。采用本学期初给上学期任课教师打分和本学期中为本学期任课教师打分的办法。每学期每位教师测评不少于1—2次。
系(部)的测评和监控。系<部)按照各部门工作范围,通过听课,教学检查、随机抽查、重点测评的方法,动态监控教师工作的各种情况。以平时考评记录材料为依据,随机或定期对教师进行全面测评和监控。每学期每位教师测评不少于1—2次。
4.汇总考评和监控结果。在各部门对教师定量和定性考评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教师工作质量的调查、评价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应用统计学等方法,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分析比较,综合评价,做出定性结论,并及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工作方法。
四、测评表、分数标准及处理办法
(一)共有5张表
1、 院系 教师教学职务考核定量评价表 2、 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一览表 3、 教师年度考核表
4、 系(教研室 ) 教师工作考核综合表 5、 全员年度考核情况一览表
(二)分数标准
1、90分以上为 优秀 2、80——90为 良好 3、70——80为 合格 4、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处理办法
课堂教学质量得分70分以下的,下一个学期缓聘,安排进修学习。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