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创造一个象形文字并进行变化,创作成与字义相关的形象。 四、评价。
1.想象力丰富。
2. 图形与字义相符。
第6课 美丽的花园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修改台 一.激发情趣 导入新课美丽的花园
出示一份请柬,美丽的花园读出请柬的内容,告诉同学们,这是银河座 使者,邀请你们为他们的计美丽的花园。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分析花的构成及其特征 1、学生发言,得出结论 2、分析花叶的形状及特点
(1)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屏幕显示天使咪咪的家,据说他喜欢收藏花 的叶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2)欣赏咪咪的"天使花叶标本",师生分析叶子的特点 3、分析花瓣的特征及组合
(1)学生猜猜,咪咪的花园里有什么样子的花 (2)屏幕显示花园,带学生赏花,教师引导学
生说出花的大小,外形特征,花瓣的区别 4、启发学生创新,想象特异花卉
如由花想到蝴蝶,可画蝴蝶花;因外星球的花园设 计,想到宇宙花园等
(二)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步骤
为了让画面更新颖,给外星使者以惊喜,我们用刀来代替笔,设计花园。 1.想一想 主题 花的聚散、大小、高矮
2.涂一涂 以蜡笔或油画棒随意涂在纸上,单色或多色均可 3.刮一刮 以刀尖刮线、刀刃刮面的手法,刮画形象 4.分一分 把主要花卉分出,加以提炼刻画
5.添一添 对不满意的局部,再重新添色,重新刮画 三.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同学们“我是小小设计家”美丽的花园设计比赛就要开始了,设计要 注意:
1.想象力丰富 画面新颖 2.主要花卉要鲜明 3.画面的构图合理
即花的高矮、聚散要有美感,合理地运用了线与面 四.评讲作业
评出“小小设计家”,以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 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第7课 我们爱吃的水果(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感知一些南北我们爱吃的水果的形与色的特点;
2.在“视、触、嗅”的感觉体验中,我们爱吃的水果学习多角度物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我们爱吃的水果
教学过程: 修改台 一、创设视、触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 1.出示水果,让学生自己介绍爱吃的水果
2.探讨南北水果,南方:紫红色的荔枝、弯弯的香蕉、圆滚滚的龙眼、 香甜的木瓜、金黄色的芒果、长着五条棱的杨桃、胭脂红的番石榴、长满 “鱼鳞”的菠萝??,北方佳果:红彤彤的苹果、葫芦状的雪梨、光滑的 西红柿、皮绿红的西瓜、珍珠般的葡萄、诱人的水蜜桃??。 二、欣赏与评述《静物》
1.仔细观察画家用什么形状表现苹果和橘子?
2.画家从哪些角度观察与表现水果?(正面、上面、半侧面等,一道多 角度观察)
3.你喜欢大师的作品吗?为什么?
4.你知道大师的名字和他的艺术成就吗?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表现自己心中的水果。
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想想从哪个角度画才好看。
2.你心中的水果是什么形状?什么色彩?发挥想象力把原来的水果变一 变,画下来放到“百果树”上。
四、评一评,谁的水果有特色我们爱吃的水果。
第8课 切开的果实(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
2.能运用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切开的果实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教学重点: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切开的果实。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
教学过程: 修改台 一、 激发想象、探究的兴趣
1.把橘子进行纵切与横切会产生什么图形?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
线条表现出来。
2.看一看切开的橘子,比一比自己画的橘子线描画,说一说,像 什么?好看在哪里?
3.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的发现。(探究形式美的排列)
4.把切开的水果沾上颜色,在画纸上印,看看印出来的图案与画 出来的
图案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大师作品,在比较中提高审美和造型能力。
1.你发现了什么?(引导欣赏:由点线面色组成的不同图案及其 对称美,透叠美,重叠美)
2.大师用什么线与色来表现?大师想说什么?切开的果实 三、在作业评价中提高自评能力和培养自信心。
第9课 吃瓜果的人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
2、能运用各种工具,吃瓜果的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水果的人”。 过程与方法:
1、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
2、在观察中联想夸张部位如何表现; 3、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趣” 4、在比较中欣赏提高自信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感受“吃”瓜果的愉快; 3、养成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修改台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进行夸张的联想与表现。
看一看、说一说:看看自己带回来的水果:吃瓜果的人 1、 是什么形状与颜色的?
2、 有什么营养?鼓励与同学分享。 吃一吃、看一看:
1、 手拿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吃相,鼓励尝试“夸张地吃”,看看自己的 五官有什么变化?
2、 看看同学谁吃得最有趣?哪些部位最有趣?
3、 手里拿着什么瓜果,是整体的、是切开的,还是吃过的瓜果?培养 细心观察的能力。
看一看、想一想:边观察边想象:
夸张哪些部位最有趣?是线描画还是色彩画? 二、欣赏、比较与评价。 看一看、说一说:
1、 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 找一找小朋友画中哪些部位最夸张?
3、 小朋友运用什么线条、什么形状子表现夸张的部位? 4、 比一比自己的作品,有趣在哪里?夸张了哪些部位? 评价点:
1、 有趣;2、夸张;3有个性。 三、感受“甜美的果实,快乐的人”。
创设情境,收集相关瓜果种植、收获等过程的录像资料或有关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
1、 甜美的果实从哪里来?(突出劳动创造生活、创造快乐) 2、 我们如何珍惜?
【布置作业】将吃瓜果时的有趣样子画下来。
第10课 我们的影子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我们的影子
1、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2、能运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我们的影子画面。 过程与方法:
1、在“造影”中,理解小博士的话,我们的影子知道形成影子的条件要素; 2、在造影与表现中,感受“动态与静态”美;
3、在“想象创作”中,感受“创造影子人物”的趣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美术与科学现象的关系我们的影子; 2、能主动地与同学一起造影子、画影子; 3、对造影子和创作影子感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修改台 一、在造影活动中理解小博士的话。
玩一玩、看一看: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看看影子与自己有什 么不同?想一想,像什么?(感受静态美与动态美)
比一比、说一说:影子与人(实体)有什么不同?(感受概括美) 玩一玩、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反馈课前学生与父母探 讨的结果)
二、在灯光下造影,感受“具象美、抽象美和意想美”。 玩一玩、描一描:利用灯光,用手“造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互 相合作,选个最美的手影描下来,看谁的手影最有趣?
看一看、说一说:移动灯光,固定手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从 具象形变抽象形或意象形)
玩一玩、画一画:把手造影的各种具象形、抽象型和意象形用线 描摹下来,组成有趣的画面,注意手影重叠的部位描画(参考教材中的 黑白手影作品),感受重叠美。 三、创新与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