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历史、科学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探索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 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教材围绕着历史上科学家、探险家破除迷信,探索科学真理,让学生了解并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这一主题,提供了“地圆说”“日心说”“进化论”三部分资料,从历史、地理、天文、生物等学科领域叙述了科学家、探险家们是如何探索科学真理的。三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都反映了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其中又包含跨学科知识。学习内容涉及广泛,体现学生应当掌握的综合知识。教材内容上,科学家们探索的科学理论易于与已掌握相关的学生产生共鸣。
2、学生情况: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关于世界地理、历史、人文、科学等基本知识,相关概念也在脑中基本成形,本课需要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学法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应当具备初步的搜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的能力。本课根据学生以前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提升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和感知体验,对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①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式学习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地球、四位航海家和新航路的航线图、地心说与日心说示意图、《物种起源》封面图及人类进化图等)、视频(探险家探索新航路、哥白尼与日心说、达尔文与进化论等);③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 本科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了解地圆说、日心说、进化论等科学理论的确立和相关科学家的历史故事。
(2)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感知体会科学家们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理论的确立缘自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难点:综合运用能力,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大家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出示地球的图片)(球形)。这是我们
现在对地球的认识。可是在古代,关于地球的形状有许多的神话和传说,我国有着天圆地方的说法,西方人认为地球是一个盘子浮在海上。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但当时没有人能够证实。你们知道是谁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吗?(麦哲伦)我们一起来学习探险家麦哲伦是如何证明地圆说的。 二、新授:
(一)谈话: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我们知道地图上麦哲伦的航线,以及建立地圆说的前因后果,也了解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前后四位航海探险家的探险历程。
(二)学生汇报资料,宣讲四位探险家航行的时间、路线及发现。(可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图)
(三)教师讲解:地圆说的确立,从第一位探险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开始,随后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最后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为我们展现出探险家们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同时出示四位航海家和新航路的航线图)这是我们从科学角度去看。而从大的历史环境看,地圆说的确立也有历史的原因促其成形。最初由于14-15世纪欧洲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才开辟了东方新航路,使四位探险家逐步地开辟新的航线,扩展了地图上未记录的一笔。从这点可以看出,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不断探索。 三、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1、提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2、学生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方案名称:新航路的开辟。
制定目的:通过设计方案,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全过程。 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具体步骤: (1).发动学生设计出行的准备工作:船只、指南针、食物、饮料、药品、货币、商品、全能修理工、医生、航海家、科学家。
(2).发动学生确定航行路线:兵分四路:一路按照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一路按照达·伽马到达印度,一路按照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路按照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发动学生分别准备关于沿途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的相关常识。 (4).在航线图上指出每个探险家的航行路线。 3、进行科学小论文的宣讲和媒体资料展示。
谈话: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俱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4、角色扮演:
教师: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航海家们在500多年前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今天,我们来亲身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历程。现在请第1、2、3、4小组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讲述你们的航海历程及其中的艰险。看哪个队讲得最好。
5、提问:在探险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你们认为几百年前的这些探险家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去探索的?你们体会出这种精神吗?(学生谈感受)
6、师:通过视频,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麦哲伦与地圆说的确立。(出示视频) 四、教师总结:在了解“地圆说的证明”中,我们体会了探险家们不怕困难,发现真理的历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不断地探索科学的真理,探索世界的奥秘。
[板书设计]
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 地圆说的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
1.起因: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政府的支持、科学知识的进步、航海技术的发展
2.葡萄牙:
①特点:沿非洲海岸、向东
②经过:迪亚士:1487~1488年、好望角 达·伽马:1497~1498年、印度 3.西班牙:
①特点:一直向西、绕地球到达东方 ②经过:哥伦布:1492年、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环球航行
[课后作业]:
1、制作关于此次航行的媒体资料。
2、搜集关于日心说、进化论和其他重大科学理论的相关资料。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1)填表格: 探险家 时间 路线 发现 (2)写出关于此次航行的科学小论文。 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态度和学生对表格、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人类探索世界的漫长历史中,科学家们不仅确立了地圆说,还认识到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当时把这个理论称为日心说。在生物学上,有一位科学家打破宗教束缚,提出进化论,为世界上生物的由来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们分别来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以及背后的故事。 二、新授 (一)“日心说的建立”
1、谈话:16世纪以前,受“地球中心说”的影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亮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我们今天知道这个说法是错误
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且除了太阳系以外,宇宙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星系。(同时出示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对比图片)“日心说”理论是谁提出的呢?(哥白尼)我们一起来了解他是如何研究进而提出这个论断的。
2、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资料,讲述哥白尼以及他所提出的日心说。 3、播放哥白尼与日心说的提出的相关视频。
4、提问:哥白尼的探索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他都做了哪些研究和准备?如果你是哥白尼,体会一下在那种宗教权利至上的环境下,日心说不被人理解的心情。你会动摇吗?
5、提问: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谁得到继承和发展?他们又经历了哪些挫折?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布鲁诺、伽利略坚持日心说,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真理。)
6、学生根据查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相关历史故事。
7、小结:你认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是怎样的科学家?他们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索精神,为捍卫真理勇敢坚持的精神等等) (二)“进化论的诞生”
1、过渡: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进一步了,对地球上的生物也有更科学的认识。你们知道谁对生物进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吗?(达尔文)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我们通过资料,了解一下达尔文是如何研究动植物,提出进化论的。
2、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资料,讲述达尔文及他的理论。
3、讲解:达尔文从小就喜爱动植物,对大自然充满热爱、探索之情,1831年开始寰球履行,在这次历时5年的科学考察中,达尔文克服了食物不足、晕传、被毒蛇咬伤等可能,千辛万苦,获得了大量生物进化的证据,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离我们最近的,人类的进化是怎样的过程呢?(出示《物种起源》封面图及人类进化图)
4、组织讨论科学考察的前期准备过程和注意事项。 学生制定简单的生物科考方案,简单填写下表,并讨论各种可能的挫折和障碍。
科学考察的 名称 考察目的 考察时间与 地点 考察工具与 用品 考察人员与 分工 安全措施 考察记录 考察收获 5、提问:通过制定简单的科考计划,你们认为对生物的科学考察是一件简单的事吗?想一想达尔文在对世界上的生物进行有序、大规模地考察过程,应当比我们这种要复杂得多。他经历了怎样的科考过程呢?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 6、播放达尔文科学考察并提出进化论的视频。
7、提问:达尔文对人类的贡献是什么?他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