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幸福只是一种传说 - 浮生六记 - 中芸的悲喜人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04: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京大学的程章灿先生说陈芸与沈复的关系其实是一 种亦妻亦妓亦友的关系(《浮生六记中芸的形象分析》,收 于《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第846页),颇为贴切。我们 常说一个成功的妻子要同时是丈夫的情人、母亲和女儿, 做得到的不多,芸绝对是其中一个。操持家务,让沈复衣 食无缺,精心安排,雇锅担去郊外赏花野炊满足沈复的愿 望,被斥逐时镇定安排儿女事宜,强颜欢笑,是为母亲; 女扮男装共游花照节,争论佛手茉莉之香、腐乳卤瓜之臭 时的俏皮敏捷,还有邀月畅饮,拜祷月老,是为情人;向 三白讨教古文、古诗之道,芸遭斥逐时三白担心她有短 见,略有女儿相。

沈陈婚姻的后期则完全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了,“始 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ft, 11 ,甚至到了“隆冬无裘,挺 身而过”的地步。闲适自然的生活理想已经被迫崩溃。但 是即便过着“中馈缺乏”、“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的 贫苦生活,芸也‘朱尝稍涉怨尤”这既是因为她对三白 的爱、从夫的传统思想,也是因为她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平 常心。告别子女离家之时,她对女儿青君说:“汝母命苦, 兼亦情痴,故遭此颠沛。幸汝父待我厚,此去可无他虑。” 临终之时,她亦感慨道:“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 生无憾厂

沈复在开篇时就说“天之厚我可谓至矣”,其实想想 他们过的那种“颠沛流离”、“焦劳困苦”的生活,依然觉 得老天厚待,可见在他们心中,能够遇到一个趣味相投、 情意相悦的伴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其他种种不幸,都 是过眼云烟,不足挂怀。 二、在幽闺自怜

我统计了一张《浮生六记》的年表,惊讶地发现沈陈 鸿案相庄二十三年,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八九年,而且 从1796年芸因憨园事愤激致病到1803年芸撒手人寰这七 年间,他们是尝尽了生活的苦楚,尽管未涉怨尤,但艰难 扶持也不算是乐事。

他们在一起真正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分成抢浪亭和萧 爽楼两段,从沈复的记述和陈芸临终前的话可知,“若布 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亨、萧爽楼 之处境,真成烟灭神仙矣。”可是加在一起也不足两年,所 以这段令一世人倾羡不已的爱情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 好,尽管从林语堂到俞平伯总是强调他们的生活乐趣、他 们的性灵和情调。

陈芸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赞美陈芸的同时我们不 得不承认她的一生是悲剧的,虽然有一个柑亲相爱的夫 婿,但是其实婚后大多数时间是她在家跟婆婆度过的。婆 婆虽然是她的亲姑姑,但似乎关系融洽的时间并不长。婚 后五年陈芸就因为代写家书事遭沈母猜疑,婚后十年更是

因‘I.N悄替沈父纳妾一事彻)布得罪了沈母。

《浮生六记》中对芸的这段生活并未提及,因为那种 日子不为沈复所见所知,可是那对芸来说,每一天可都是 实实在在,从晨到昏的啊!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芸是 如何的小心翼翼、诚惶诚恐。“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 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 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嗽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 者然”。沈复在身边的时候,她的小心压抑还可以用夫妻 间的愉悦来协调,还可以偶尔随沈复出门,我想这也是她 为什么会明知一些事不该做却依然要去做的原因,像女扮 男装、撒谎出游绝对不符合当时妇德的标准。在太湖上见 到“凤帆沙鸟,水天一色,,的景色时,她感叹:“想闺中 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可以看出她对自己“闺中人”的 身份是遗憾的,可是当沈复不在的时候她就完全是一干被 囚禁的闺中人了,本性不得伸展自然更是抑郁。

芸的性格是不诉怨言的,而且那个时代的女性是羞于

;80;k`1, }r45!l,gdllfx\{r}> ?}}LIt )931 MjiT-},Lu', Wt % , ;JQT,T'I'P[AW \偷带陈芸去近地一游,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匙的。 临终之时陈芸说自己的病“始因弟亡母丧,悲痛过 甚;继为情感,后由忿激,’,’’悲痛”和“忿激”都好理解, “忿激”是由于憨园言而无信,辜负了她一番知己相交的 心肠,而她把“情感’,放在“忿激’,之前,当是指对沈复 长年的思念和独守空闺的囚禁感也是令她忧郁成疾的原 因。

试问两年的神仙生活和二十年的或忧郁或穷苦比较起 来,究竟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搭配?《闺房记 乐》不过是一段很快烟消云散的梦境罢了。 三、陈芸不妒之谜

陈芸的热衷于为三白纳妾,一直是学者文人百思不得 其解的谜题。沈母年纪那么大了,尚且为了一个小妾吃酸 拈醋,陈芸怎么会深明大义到了近乎不合情理的地步呢? 由三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在纳妾这件事上,沈复与陈芸 有完全不同的态度。

1782年重阳夜、陈芸在家中看戏,相中了一个女伶兰 官,引给沈复看,沈复却挑毛病说太胖,又拿杨玉环的例 子否决了芸“肥者有福相”的说法;沈复在粤东识得妓女 喜儿,相交四月,鸭儿欲索五百金,强他纳了喜儿,沈复 “患其扰,遂图归计”;陈芸看中了憨园是“美而韵者”,沈 复骇日:“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当 憨园为有力者夺去时,陈芸呜咽难过,沈复完全不在乎, 安慰她说:“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 悔,莫若无成。”

沈复自己并没有纳妾的意思,只是陈芸一直非常热心

地为他张罗。他们家并没有金屋藏娇的能力,陈芸又育有 一子一女,不致无后。为什么她坚持要这么做呢? 芸临终之时,沈复提到“卿病八年”,八年之前正是 17 95年,芸憨初遇之时,芸的血疾也是此后大发到“刀 圭无效”、“骨瘦形销”的地步。其实她的血疾早在弟亡母 丧的时候就有了,在1792年沈陈二人被逐出家门的时候, 沈复提到“芸以母亡弟出,不愿往依族中”,可见她的病 更在此之前。

芸的身体有点像林黛玉,自小就虚弱的。她少年时作 的诗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见了就说“恐 其福泽不深”;在有喜庆之日,“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 淡”,“削肩长项,瘦不 露骨”,“一种缠绵之 态,令人之意也消”,沈 复想表达的是芸的清新 素雅,但这些描写却分 明让我们看到了芸的一 种病态美;芸平时喜吃 茶饱饭、乳腐、卤瓜,都 是些没什么营养的东 西,还说“腐取其价廉 而可粥可饭,幼时食 惯”,她四岁失去父亲,- “家徒壁立”,大一点就 靠刺绣供养母亲和弟 弟,作为长女和长姐, 她在饮食上肯定只能苛 刻自己的了,所以她的 身体底子本来就很弱。 这就是芸执意为沈 复纳妾的第一大原因一 一她在生理需求上满足 不了沈复,尤其是在染 上血疾之后。而沈复不

肯接受也是怕伤害她,想证明自己的爱情是纯洁真挚的, 不是为了情欲。其实那个时代男人眠花宿柳是很正常的, 沈复在粤东就曾留连花船四月,而且笔下道来还颇有一种 风流韵事的自得,所谓“半年一觉扬帮梦,赢得花船薄幸 名”是也。况且沈复并不是一个欲望很强的人,他在粤东 四月只相交了一个妓女,不像其他同伴“今翠明红,甚至 一招两妓,’o

在清朝,夫妻之间的闺房之乐都已经是忌讳了,床第 之事更是不便提及,所以沈复当然不会把这个原因写出 来,而且或许他自己对这个原因都不甚了了。因为爱夫、

从夫的思想在芸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闲情记趣》中记 载了这样一件事,沈复栽种杜鹃,“以芸惜枝怜叶,不忍 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这应该是真的,是芸 的天性。可以想象,这些花草因为沈复喜爱,都由芸代为 照料,难成树者,非其不能,性不忍也。然而,为了变着 法子给沈复取乐,她竟能想出颇与自己天性相违的点子 来:“虫死色不变。觅蝗螂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 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 善乎?”一个连花草枝叶都不忍心裁剪的人,此时,就不 顾及虫儿们的性命了吗?不是的。她自己也说‘}rn作俑罪 过耳”,虽然表面上轻描淡写,但内』b深处未必不是痛心 的。我们可以推想,即使在夫妻生活中觉得身体不爽,陈 芸也不会忍心违逆沈复的意思,所以沈复会说:“我两人 伉俪正笃,何必外求?”陈芸只好自己解决这个向题,使 想出了纳妾的办法。

试问如果不是这样,芸有什么理由出嫁两年就想给丈 夫纳妾呢?古人纳妾一般都有功用上的原因,清人陈裴之 纳王紫湘是因为他的妻 子汪端产后多病,又欲 修明人诗二集,“心耗

体屏,不克仰事俯育” c4>,且因裴之的父亲也

多病才纳的;董小宛色 艺双绝,冒襄还接受得 很勉强,“越二十七日, (冒襄)凡二十七辞。姬 惟坚以身从”c5>,因为当 时冒家并不需要一个 妾,其实后来小宛操 家、避乱、侍疾,也跟 紫湘是一样的作用;就 连沈父纳妾都是因为老 了,想找一个人照顾生 活起居。如果只是一时 泄欲,实在是没有必要 讨一个人进家门,增添 许多麻烦。

陈芸幽居在家,能 够结识到亲戚以外的女 子的机会非常少,而沈 家的家长肯定不会认为沈复有纳妾的必要,不会帮忙物 色,所以从兰官到憨园,十来年间《浮生六记》中没有类 似的记载。香港岭南大学的郑奠子先生认为芸娘痴心为三 白图求憨园是因为她爱美和多情的天性,憨园的“美而

幸福只是一种传说 - 浮生六记 - 中芸的悲喜人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9i74mnfb58u602wq7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