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项目管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8:4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在3~6月,而此时该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土壤墒情较差,这些都为风蚀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到了6~9月份,降水量开始逐渐增多,但降水主要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强度大,雨滴动能大,直接作用于地表,容易溅散土粒,形成面蚀。大量的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在运动过程中对坡面造成冲刷,逐步发展成为沟蚀。

②土壤植被:项目区土壤主要以灰褐土土类为主,土壤结构为粒状,质地为沙壤、轻壤,团粒结构差,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都较差,容易产生土壤侵蚀。植被以旱生、强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高度低、盖度小、质量差,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弱,大风和降水易直接作用于土壤,造成风蚀和水蚀。

(2)人为因素

①当地群众过渡放牧的因素

由于当地群众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较低,不懂得学习牲畜的科学饲养技术,只知道通过追求牲畜头数来增加经济收入而不重视牲畜的质量,这导致了草场负担过重。同时,当地群众没有采取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有效方式,而进行过渡放牧,致使草场植被没有休养生息的时机,草场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数量锐减,质量越来越差,当地土地沙化现象日趋严重,土壤侵蚀加剧。

②重发展轻管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观念淡薄的因素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当地的农、林、牧、副等各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但同时农民对当地林草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当地资源压力逐年加剧。而农民在获得经济利益之后,并没有对林草植被进行必要的保护、改良和建设,从而造成当地土壤严重退化、沙化,土壤侵蚀日趋严重。另外,当地的修路、建房、办厂、开矿、采砂等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使原有地貌及大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与项目相配套的水土保持方案并没有编制,也未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从而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因素

虽然近二十来年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低于平罗县平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平,属于落后地区。当地政府和农民经济收入的过低导致他们只能对当地林草资源进行索取,而没有能力对当地林草进行保护和建设,从而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

3.3.5.2水土流失危害

1. 对当地的危害

(1)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当地群众失去生存基础

水土流失使表土变薄,水分、养分、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减退,土地生产力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大幅下降,当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由于大量水土流失和径流冲刷,大片土地被沟壑切割的支离破碎,使土地变得越来越难以利用,当地群众失去生存条件。

(2)山洪灾害加剧,当地群众受到威胁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山洪灾害频繁发生,对沿河村庄、道路、农田以及附近的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

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植被减少,草场沙化、退化严重,优质牧草减少,地面覆盖度降低,地表裸岩、沙砾石含量扩大,生态环境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当地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日益加剧。

2、对陶乐镇及周边地区的危害

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植被大量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这为风蚀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每年3~5月,大风带着大量沙土席卷项目区下游,平罗县陶乐镇及周边地区狂风大作,风沙迷漫,尘土飞扬,完全处于沙尘的笼罩之中,对陶乐镇及其周边地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山洪暴发,大量泥沙下泄,并经各大排水沟进入黄河,这些不仅严重威胁着下游惠农区道路、房屋、工厂、学校等设施,而且还造成黄河的严重淤积。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3.4防治现状

3.3.4.1水土保持现状和效果

由于红崖子内无人居住,因此当地农民并为对该沟采取任何治理措施,治理面积为零。

3.3.4.2主要治理经验和存在问题

由于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未进行任何治理,项目区不可能存在治理经验和问题,因此本设计针对项目区附近地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时获得的治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1、主要治理经验 (1)各级领导重视

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各级政府对水土流失现象非常重视,制定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并加强了水土保持执法队伍建设及专项经费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职责,使群众治有责,管有权,养有利。

(2)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优化配置,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3)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项目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类土地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因害设防地部署各项治理措施,而各项治理措施又一定要为当地农民带来适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当地农民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2、存在的问题

(1)国家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当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投资主要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资金投入较少,因此造成治理力度不够,进度缓慢,未能形成集中连片治理的局面。

(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起步较晚,投入的资金和力度不大,使得当地的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较少且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受科研经费和技术手段制约,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监测网络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服务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

(3)牧业用地矛盾突出,过渡滥牧现象严重

当地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采取科学养殖方式,而是盲目增加牲畜头数,形成超载放牧,同时又不注重改良和更新草场,造成草场的迅速退化和沙化,牧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4)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破坏现象较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采矿、建房、修路等人为活动加剧,地表植被遭到大量破坏,而当地群众法律意识薄弱,政府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以及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3.4附图附表

3.5.1附图

1.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2.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

3.5.2附表

1.项目区分布(概况)表 2.典型小流域气象特征表 3.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4.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5.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6.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表

(项目管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dr001mui52amw9lhr375cln2z0an008fy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