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打击交响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2:06: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打击交响乐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

“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一种独特的打击乐合奏形式。也是流传在土家集聚地区的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常用与婚嫁、年节等喜庆场合、用来热闹场面,渲染气氛,热烈欢快,是土家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之一。 一、溜子乐器的民族特征

打溜子是土家族人民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打击乐艺术。挤鈸乐器制作的材料、形状、发音性能等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征。

一支溜子队伍由马锣、大锣、头鈸、二鈸等四件民族打击乐器组成。钹、锣均系民间手工铜匠用热铜精工制作,与汉族打击乐有明显区别。 1、 形状

马锣比汉族打击乐中的云锣大,比小锣小,直径为19厘米,边高2.5厘米,重量在8两左右,锣面薄。敲击的姿式不像小锣那样左手提锣,右手击锣正面,而是把锣的正面贴在手上,敲击反面。大锣又叫填锣,比汉族京锣、苏锣大得多,但比筛锣小,直径为35厘米,重量在3斤左右,锣面平坦而光滑,而京锣、苏锣的锣面都不同程度凸起。挤鈸的鈸比京鈸、苏鈸大而薄,但鈸边也没有京鈸、苏鈸的鈸边翘得高。头鈸直径为23厘米,二鈸直径为20厘米。

3、 发音特点

溜子在实际的演奏中,各样乐器有多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因此,发出的音响千姿百态,从而体现了乐器的多种性能特点。

马锣的发音亮而脆,给人以跳跃、欢快、喜悦的感觉,且富有一种诙谐、调皮的意味。音呈扇面传播。一般有“单锣”、“花锣”等打法,音色有“呆”、“单”、“丁”三音之分。马锣在演奏时,没有固定的旋律,只是起着节奏的填空和音色的对比作用。马锣敲击富于弹性,多压节奏,不留余地。在乐队中还起领奏和指挥的作用。大锣因敲击力度和部位以及握锣面

1

的时间长短不同,而有“敲锣”、“逼锣”、“闷锣”等打法,即“仓”、“当”、“倾”三种音色。大锣主要起断句扫尾、转换点子的作用。在溜子演奏的四件乐器中,两副钹的打法最多,因而表现力最丰富。它在演奏中有“闷钹”、“亮钹”、“侧钹”、“闭钹”、“擦钹”“听钹”、“跳钹”等打法。头鈸敲击时,音有下滑感,音色有“七”、“其”、“得”、“令”、“去”五音之分。二钹属中音,比头鈸稍清亮,传播性较头钹好,音色有“配”、“卜”、“丹”、“各”、“干”、“可”六音之分。 二、挤鈸音乐的曲式特征

溜子音乐的曲式结构有它自己独特的乐汇、乐句、乐段和曲牌。一支挤鈸牌子由绞子、牌子、镏子三个部分组面。 1、绞子

绞子是一支溜子牌子中最小、最短的乐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把它放在牌子的前面出现,是前奏(或叫“引子”);在牌子和镏子之间出现,是连接前后乐段的桥梁;放到溜子后面演奏,是尾声;如果单独存在,又是练习曲。绞子曲虽短小,却包括了一般的演奏技巧,是挤鈸牌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绞子是由五个小节、三个乐汇、十一拍组成的一个乐段。当它作为前奏时,在它的前面加三击马锣,土家族称作“一叫开头”。马锣一叫时,即向其他演奏者交代了节奏的快慢,同时,使二鈸迅速接上来,便于乐曲开展。 2、牌子

牌子是一支溜子曲的主题、核心,既是区别溜子牌子的标志,又是溜子牌子的名称。它始终在溜子前面出现,有的紧接前奏,有的抛开前奏直接演奏。有前奏的溜子牌子和没有前奏的溜子牌子都有规定,不能随心所欲,以免影响风格。牌子是溜子乐曲最活跃的部分,是华彩乐段、节奏变化多,富于表现力。土家俗语道:山歌好听听调子,溜子好听听牌子。 (1)绞子和牌子

当前奏绞子快奏完之际,即将转牌子部分,即最后一拍“仓”音要敲击得重一些,使音响亮造成延音感,再下接牌子时,才显得自然,这一拍不能延长过多的时间,延长过多就会造成终止感,再下接牌子时,便会显得十分生硬。

(2)牌子演奏完后,不能自然连接溜子部分,彼此之间有一条深渊阻隔,使之不能达到彼岸。要把两岸沟通,还需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绞子。牌子和溜子的连接法有两种,一是牌子奏完后,用“三叫”引出绞子,要由绞子过渡到溜子;另一种是牌子直接转入绞子,再由绞子过渡到镏子,牌子直接转绞子是紧密无缝的。

2

大锣进行绞子后,连续的两锤“当”音奏得重一些,这是告诉同伴:已经进行绞子。二钹在绞子前面奏“配卜卜”音,也是一个暗示。只因二钹没有大锣响亮,所以,习惯由大锣提示大家,以便向绞子过渡。 3、溜子

溜子是一支溜子曲的基础,出现在牌子的后面,它不受牌子变化的影响。它的作用是空段扫尾。

上溜子

绞子向溜子过渡,土家族习惯叫“上溜子”。“上溜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绞子直接过渡到溜子,而另一种则在绞子后面要一个小花样,叫“花绞子”、再进入到溜子。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绞子和溜子连接法。 (1)溜子和尾声

只有二十六个小节的溜子很快就会演奏完,怎样终止全曲?这就需要一个尾声。而尾声又是绞子。溜子和尾声的连接法有二种。一种是由溜子直接进入尾声;另一种由溜子转入花绞子再进入尾声,最后一种是由溜子转入半边花绞子再进入尾声。 (2)尾声和结句

当尾声奏完以后,给人只有延长感,没有终止感。这是绞子出现次数太多的原因。为此历代溜子艺人在尾声的后面常加上的两个小节,使全曲得以结束,称为结束句。结束句有四种:一种是绞子将后四分之三小节改变成四分之二,把剩余的一拍“仓”移到结束的开端、并增加一捶锣,变成“仓当”两音,又将3/4节奏移到最后一小节演奏。第二种是大锣敲击有改变,全是3/4节奏。第三种是大锣有变化,节奏改变。最后一种是大锣减少,乐谱减少一样,供特殊牌子作用。绞子、牌子、溜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除绞子用作练习曲外,都不能单独存在。只有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是一完整的溜子牌子。 三、溜子曲牌的音乐风格及特征

溜子曲牌有其特殊的演奏风格、形象特征和鉴赏特征: 1、 演奏风格

溜子演奏,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方法,所谓“打溜子”,就是两副钹要互相“挤”,挤得和谐统一。其中,二钹担任主奏,点子多落在弱拍和后拍,四件乐器要严密配合,四步组成一律,起落有韵,延滞有节,互相照应,相得益彰。因其声部关系,土家族民间素有“会玩龙灯玩脑壳,会打溜子打二鈸”之说,并以节决的形式对其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头钹二钹对面讲话,大锣故意从中打岔,只有马锣猫跳狗跳,到处找些空子来插。”溜子要打出风

3

格、效果、形象,是要有深厚的技艺功底的,要具有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土家族打溜子的人,都是从少年时便跟着溜子艺人学艺,具有深厚的童子功。

土家族打溜子比赛相沿成俗,是这民族音乐之花千百年没有凋谢的原因之一。当迎接的溜子队通过一个村寨,这个村寨必有一支或两支溜子队伍在大路旁恭候,与经过者比赛,过路队伍必须迎战,不定输赢是不肯轻易罢休的。两军阵前气氛紧张严肃,观者如堵,谁要是打赌一鈸,对方便接着打下去,以示赢了一局。这样一直比到对方再也打不出新牌子时才算胜负定局,输者定要受罚。若是迎亲队伍输了,则不准直线过寨,必须绕道而行。如果拦路队伍输了,则四个乐子各罚喝凉水一瓶,并陪送胜者出寨。土家族有一条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打溜子比赛双方全神贯注,态度十分严肃,但比赛结果,赢者输者都讲和气、讲礼貌,做到能者为师。 2、 形象特征

溜子曲牌内容十分丰富,表现题材十分广泛,演奏生动形象,就现有的近百个溜子曲牌所表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

(1)绘声类是以模仿自然界动物的鸣叫或行动为题材的曲牌。乐曲通过对鸟兽虫鱼的叫声和行动的模拟性描写,栩栩如生地展现自然界生机蓬勃、生意盎然的景象。如《鸡婆下蛋》的叫声:“各呆呆 各呆 ∣当配∣当配卜卜∣当卜卜 当卜七卜当∣各呆呆 各呆∣当卜七卜当∣”听来并非一只鸡婆在叫,而是一群鸡婆在交替地叫着,烘托出一幅六畜兴旺的图景来,使人听了耳目一新。

(2)绘神类是以反映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曲牌。它采取拟人拟事的手法,把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绘声绘神地反映得淋漓尽致。

丰收年景,年节快到,土家族为过一个热闹而愉快的新年,家家户户正忙着筹备各项年贷。“七仓∣倾仓∣”的溜子声,把打年粑时你一捶,我一捶发出的有节奏的音响,模拟得维秒维肖。

(3)绘意类以抒发人们的美好理想、吉祥的感情为题材的曲牌。《古树盘根》是以曲牌子自身节奏、速度、旋律的无穷变化,表现一株参天古木,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生动形象,以此突出新郎新娘从此夫妻恩爱,子孙繁衍,百年偕老的主题。此曲应用范围较广,各个不同场合都经常演奏。节奏的快慢因场地的变化而变化。迎亲的路上,缓慢的节奏,使人感到道路漫长必须鼓劲;到了新娘家,此曲的演奏则是比喻女家磨磨蹭蹭行动;在新娘上轿前,因牌子强弱变化大,再配上新娘家与女伴们的《哭嫁歌》,则使曲调显得低沉,气氛压抑,使人难舍难分;在花堂上,它活跃而多变的节奏,配上明快的唢呐声,使气氛更加热烈;

4

新娘新郎入洞房,一副欢快闹房场面被烘托出来。

溜子演奏是十分迷人的,与其他音乐作品相比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趣。不管是土家或山外来的客人,只要你亲眼瞧见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的盛况,你就会被那奇异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清丽婉转的音乐陶醉,回味无穷而留连忘返。田隆信老师带着他的溜子队伍,在1986年参加过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四国艺术节到纽约作压轴节目演出的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亦采取绘声绘形的传统手法,通过“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游戏”、“众御顽敌”、“凯旋荣归”五个乐章,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派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情趣盎然的美好景色,真是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竟使在场的国际音乐大师愕然惊叹“钹”这玩意竟有如此多种巧妙的打法,称赞打溜子是“打击交响乐的一颗灿烂明珠”。 溜子音乐的实质和魅力,是以那千姿百态的音响和变幻莫测的节奏而塑造出一个个真切感人扫尾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在我国的打击乐史上实为罕见。

5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打击交响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新人教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ebl1avp379c964hjsm5kaxd91bpl00ks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