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送别诗)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2、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1、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2、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2、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3分)
1、(2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2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3分) 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1、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
答: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1、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2、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