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时作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9:18: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课时作业

1.(2015·江西检测)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 寒冷时,骨骼肌通过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出现尿糖,人体血糖平衡被破坏;人体血液pH的变化范围是7.35~7.45,因此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处于血液pH的变化范围之内;当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答案 B

2.(2015·深圳检测)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 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 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

解析 组织胺会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从而出现组织水肿;“汗气”为蚊子传递了化学信息;产生感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答案 B

3.(2015·长春调研)下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解析 图中ab段上升是由机体无氧呼吸增强造成的;人体无论是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呼吸都是以有氧呼吸为主的;进入血液的乳酸能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

答案 B

4.(2015·广州模拟)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解析 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为实现的。

答案 D

[必纠错题]

5.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⑤

B.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易错提示 外界因素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过敏反应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

解析 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以上情况均可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 D

[高考真题]

6.(2013·海南卷)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淋巴细胞在骨髓或胸腺中成熟以后,来到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脏等),而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

答案 D

7.(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2PO4等离子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 C

8.(2014·课标Ⅱ卷, 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 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答案 A

9.(2014·海南卷, 1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解析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

失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故选D。

答案 D

[拓展新题]

10.(2015·西城区期末)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解析 ①是血浆,其内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故A正确;②是组织液,其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 错误;③是细胞内液,其内产生乳酸后,由于人体的调节作用,①、②、④中的pH变化不大,故C错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故D错误。

答案 A

11.(2013·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C.胰岛素

B.糖原 D.氨基酸

解析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分布于血浆、组织液和乳汁等,A会出现;糖原为多糖,是主要储存于肝细胞和肌细胞等细胞内的能源物质,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B正确;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要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进行作用,C胰岛素会出现;氨基酸为小分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并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D氨基酸会出现。

答案 B

1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解析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人

2-

2-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时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qvh2nnfj1x2cx44e354ncj33s24s019s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