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时作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0:1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答案 A

1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间关系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是错误的( )

A.①中性粒细胞 C.③水

B.②组织液 D.④Na

解析 从图可知,①是从血浆渗出形成组织液,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可以从毛细血管的血浆中出来;②是组织液回渗形成血浆;③是从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④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所以毛细淋巴管中的Na不能进入组织液。

答案 D

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 ]________部分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 ]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

(8)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③中蛋白质较少 (3)7.35~7.45 缓冲 (4)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pH (5)③ 组织液 水肿 (6)⑤ 红细胞 基因突变 (7)② 增大 (8)小 机体内供氧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15.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最后扩散到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解析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2)据图,HCO3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CO2

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增加。再根据细胞内外HCO3的浓度,可知其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答案 (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 (4)水分子 Cl(离子)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2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时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qvh2nnfj1x2cx44e354ncj33s24s019s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