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室号: 座位号: 茶陵三中2020年下期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牛顿 D.爱因斯坦 2、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 )
A.为正值 B.为零 C.为负值 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3、某同学手拿甲、乙两物体,若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10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同时着地 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 甲比乙先着地 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4、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 )
5、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与开始刹车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1∶4 B.3∶5 C.3∶4 D.5∶9
6、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于一球上,以下各组力中可能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2N,3 N,6 N B.1 N,4 N,6 N C.35 N,15 N,25 N D.5 N,15 N,25 N 7、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一物体保持静止,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初速度为20m/s,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前进100m停止,求火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2m/s2
B. 4m/s2
C. 6m/s2
D. 8m/s2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 )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10、.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15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m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 2 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 D.前10s内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多选题(每题5分,少选得3分,选错不得分)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2, 位移为x,则( )
xt v?v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22
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xt
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v1?v2 21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F1=10N、F2=4N,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 B.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 C.若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 D.撤去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
13、如图所示,一重为4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3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 A.大小为5 N B.大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三、填空题(24分)
14、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得到轻质弹簧的弹力F大小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原长是______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3)表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是图线______. 15、重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0N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运动后只用25N
的的
小为4 N
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若用50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16、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
(1)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实验时电源实际频率稍大于50Hz,则速度测量值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速度真实值。
17、“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两细绳的角度适当大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四、计算题(31分)
18、(7分)一金属球由塔顶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3秒钟落地,(g=10m/s2)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