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存货一般单位价值较小,但数量和规格较多。企业没有对存货按照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对所有存货都实行统一的管理方式,许多中小企业仓库存货摆放紊乱, 把原材料与产成品都混淆在一起, 有些企业甚至没有摆放架,地上乱摆乱放,没有顺序,横竖交叉,连走道都摆放着存货, 导致存货的存取都有难度, 同时, 还不注意仓库的环境卫生, 在潮湿的天气不注意室内的除湿、通风,致使一些长期堆放的贵重物品变质和损坏。
2.盘点过程不规范
中小企业在进行存货盘点时往往不按照盘点流程进行,随意性较强,一般由个别人员对存货进行盘点,无原则,对即将要盘点的物品、材料不封存,这种情况会导致存货盘点出现纰漏;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存货盘点后发现存货丢、或账实不符直接把存货损失归属于非正常损失,不追究责任,给内部人员大大提供暗箱操作空间,因此,企业要委派财务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仓库盘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企业应有的损失。
3.存货储量多,资金占用大
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残余的材料,使废品增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损失严重;企业由于协调能力差,为了不使企业生产过程中断而大量储备存货,致使资金被占用。这往往会造成企业忽视存货管理,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发展到企业存货的大量积压,造成流动资金严重紧缺,存货资金占用额过高,使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变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存货发出阶段的问题 1.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确定
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以当月全部数量加上月初的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 方法,这种方法企业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但有的企业采购物价高时又用后进先出法,认为这样计价能均衡企业的成本, 由于后进先出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成本是以最后购入原材料的价格为依据, 如果在采购价格不稳定的条件下, 持续采用后进先出法, 虽然能一时解决本月的计价成本均衡,但破坏了《会计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造成企业财务核算混乱。
2.企业领取提货单混乱
在存货管理过程中, 一部分中小企业各部门按各自领取提货单, 没有经过统一的印制提货单凭据, 也没有规定限制提货单的数量, 没有正规的领用单据, 往往哪一个人缺什么就去领什么,没有部门审批,也没有其他人知道,仓库货物已发出, 而财务方面又未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容易引起账实不符。虽然中小企业设置仓库主管, 但该主管又不得不发出, 所以给仓库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同时, 中小企业的员工经常随意进出仓库, 导致库存原材料、物品经常丢失, 却无法追究他人的责任, 给中小企业造成财物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设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统一审批,印制统一的领货单,杜绝个别人员浑水摸鱼,堵住一切漏洞,减少一切损失。
四、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层对存货管理不重视
企业管理层对存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是存货基础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不少企业管理层只重视抓生产、重技术、重市场等环节,往往对仓库存货管理认为是简单的事情,只是保存好而已,忽视了存货是“物”而不是“钱”的重要性,未认识到存货管理的双重性,未引起管理层高度重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存货管理制度的制定、存货管理人员的配备、存货管理实物的摆放、存货的入库验收和领用发放,控制度的审批和权力的分配都要落实责任到人, 是直接导致企业盈亏的基,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力量核心。
(二)内部控制制度混乱
存货内部控制主要有实物流转程序控制和价值流转记录程序控制。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执行不力。实物流转控制程序不完善,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不相容职权没能相互分离,而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又缺乏真实记录,容易导致营私舞弊等腐败行为。生产和销售环节未有良好内部控制并得以实行,出现存货保管不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次品率高毁损报废和超储积压存货情况。价值流转记录程序控制不严谨,使得存货账务核算不精准。而出于粉饰报表的需要,很多中小企业未按照国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导致企业资产偏高,偏离了实际情况,账实严重不符。
(三)企业人情化重
目前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已采用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这些企业很多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微机专业知识,没有上岗培训,上现代化工具只是摆设,中小企业人情化重,管理层亲属回避制度做的不够,有专业知识的又得不到岗,即使用现代化工具库存入库的数量和发出的数量特别混乱,针对一系列的状况,管理层只看表面,不深入实际,有的领导层只抓“芝麻”,不抓“西瓜”,浪费了人力物力,得不得应有的利益,还有中小企业并没有把现代化工具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只是关注显性成本,对库存持有成本
无法实时、动态、高效地了解各种真实数据,更无法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员工间、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这会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容易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的情况,产生大量的潜在损失,致使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四)存货管理方法不当
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存货管理方法不当,有的物品不按产品的型号、规格、大小、长短等摆放,随意性强,摆放杂乱,物品不易观察,发出物品时不能得心应手,这样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重复工作,造成存货发出混乱,资金占用金额较大,存货周转速度较慢。管理层由于对仓库管理忽视,没有运用科学的存货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造成管理效率不高。
(五)部门之间缺少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