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一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Al:27 Cu:64 Zn:6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 干冰 B. 黄沙 C. 干粉(含碳酸氢钠)灭火剂 D. 泡沫灭火剂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C. 过氧化钠只具有氧化性而不具有还原性 D. 钝化现象是一种物理现象
3.下列图示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 -
A. 制备少量氧气 B. 固液分离 C. 提纯粗碘 D. 蒸馏提纯混合液体 4.下列反应既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O+CO2﹦CaCO3 B. Cl2+H2O﹦HCl+HClO C. 2 NaOH+CuSO4 =Na2SO4 +Cu (OH)2 D. 2KClO35.下列操作中,不会发生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 钠溶于滴有酚酞的水中
B.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铜粉加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2KCl+3 O2↑
C. 铝粉加入氯化铜溶液中
6.我国近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涉及的反应有:①HgS+O2 =Hg+SO2 ②Hg+S=Hg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有一个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反应①中Hg、O两种元素被还原
C. 反应①中每生成l mol SO2共转移4mole D. 反应②中Hg 为氧化剂、S 是还原剂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 活性炭和过氧化钠均能使某些物质褪色,其原理相同 C. 磁性氧化铁可用做油漆中的红色颜料
D. A12O3和MgO熔点高,可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不作为冶炼相应金属的原料 8.下列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K、Ca、CH3COO、Cl C. H、Fe、SO4、NO3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利用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氨水制取氢氧化铝 B. 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2 -
+
2+
2--+
2+
---
B. Na、Ca、HCO3、NO3 D. Ba、K、NO3、Cl
2+
+
--
+2+--
C. 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D. 同物质的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硫和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
10.已知24mL浓度为0.05mol/L 的Na2SO3溶液恰好与V mL浓度为0.04mol/L的K2X2O7溶液完全反应。得到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则V为 A. 40 B. 30 C. 20 D. 10
11.把4.48 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3.36 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3.36 L气体的总质量是6g B. 反应中共转移0.1mol电子 C. 有15.6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
D. 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2.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HCl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相同条件气体的体积比 A. 1﹕2 B. 1﹕3 C.1﹕1 D.3﹕1
13.在Na2SO4、K2SO4、KCl的混和溶液中,如果c(Cl)= 0.1mol/L,c(Na)= 0.2mol/L,c(SO4)= 0.3mol/L,c(K)= xmol/L,则x的值是
A. 0.5 mol/L B. 0.4 mol/L C. 0.3 mol/L D. 0.2 mol/L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H2↑
B.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2OH=CO3+H2O
C.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充入过量二氧化碳:2Na+CO3+ CO2+H2O =2NaHCO3 D.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H+CuO=Cu+H2O
15.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 g,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得到5.6 L氢气(标准状况),则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A. 镁和铁 B. 镁和铝 C. 铁和锌 D. 铜和锌
16.在浓度均为3 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质量之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A. 1.8 g B. 11.2 g C. 5.6 g D. 8.4 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2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 3 -
+
2+
+
2﹣
-
2-
+
3+
+
-+
2-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水溶液显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 (2)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____________后者(填“>”、“<”或“=”) ;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加热”或“溶解过滤”) ; (4)若金属钠长时间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最后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 ;
(5)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而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铝不再被氧化。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 (10分)(1)分别取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比 ;
(2)分别取0.1mol 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比是 ;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H2,所需钠、镁、铝的质量比为 ;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H2,所需的钠、镁、铝物质的量比为 ; (5)若将0.2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含HCl 0.2mol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 。
19.(10分)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不溶于盐酸和水)、Fe2O3、MgO。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转化为溶液D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物质M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淀C的成份是________________ ,逐滴向少量沉淀C中加入过量HI至沉淀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
20.(12分)现有100mL含Cu、Al、NH4、H、Cl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NaOH
2+
3+
+
+
-
-1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