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主要表现在: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别的,功能上是相互资助、互相制约、相互协调的;病理上是相互影响、互相传变的,局部的病变往往是整体的反映。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息息相应。自然界存在着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本身具备着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自然环境的变化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调节能力,则会产生病理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这种认为机体自身整体性,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6)(较难)四时气候对人体生理有何主要影响?
答案: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尤以四时气候最为明显。春夏气候温热,阳气升腾,机体则可表现为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于体表,呈现皮肤松弛、疏泄多汗和尿量相应减少的生理性改变,同时脉象也多现浮大。秋冬气候寒凉,阳气下降而伏藏,机体则可表现为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于里,呈现皮肤致密,不易出汗和尿量相应增多的生理变化,同时脉象也多现沉小。另外,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其身高增长速度在春夏明显快于秋冬季节,也说明四时气候对人体生理影响的一个方面。
(7)(较难)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症,症状,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疾病,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总过程。三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而证则是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症组成;病也是由症组成,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有不同的证,它是一种病理过程。 (8)(较难)
(9)(较难)试述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
答案: 所谓整体观念,即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整体认识。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①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都具不同的生理功能。然而它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这种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于六腑、形体官窍、五志、五液、五色、五味构成5个生理活动系统,这5个生理系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并在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循环贯通作用下,形成有机的整体,完成统一的生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是个统一整体。②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类生存于大自然之中,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的运动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的反映。都说明了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名词解释
1.(较难)精气学说(古代哲学):
答案: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2.(较难)精(古代哲学):
答案: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3.(较难)气(古代哲学)
答案: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4. (较难)气化(古代哲学):
答案: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9
5. (较难)精气互化:
答案:有形之精与气可以相互转化,即有形之精可散而为无形之精气,无形之精气又可聚积而成有形之精。
二、填空题
1.(中等)精气学说滥觞于______,西汉时被______所同化。 答案:先秦时期;元气说(元气一元论)
2. (中等)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______,其存在形式有两种:______、______。 答案:水地说;无形;有形
3. (中等)气的概念源于______。 答案:云气说
4. (中等)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答案:中医的哲学方法;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
5. (中等)历代中医养生家称为人生“三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气;神
6. (中等)人体气的运动必须______而______。 答案:
7. (中等)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_______的作用。 答案:神
8. (中等)神凝则______,神散则_______。 答案:气聚;气消
9. (中等)_________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答案:神
三、判断题
1.(中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水地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 ) 2. (中等)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 3. (中等)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是指后天水谷之精。(×) 4. (中等)精气神学说中的“气”,是指自然界清气。(×) 5. (中等)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
四、单项选择题、
1. (中等)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 (中等)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 (中等)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 (中等)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D)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 (中等)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 (中等)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B)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 (中等)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C)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10
8. (中等)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 (中等)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 (中等)阴阳交感是指:(D)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 (中等)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B)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12. (中等)“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B)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 (中等)“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E)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 (中等)“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C)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 (中等)(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C)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6.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D)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E)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C)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B)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 (中等)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B)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 (中等)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C)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 (中等)“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C)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25. (中等)“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D)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26. (中等)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B)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 (中等)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34. (中等)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E)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35. (中等)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B)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 36. (中等)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C)
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11
37.(中等)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
五简答题
1. (中等)中医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什么? 答案: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较难)为什么说精气神三者不可分离?
答案: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互化;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则统驭精与气,故三者不可分离。精为生命的基础(本原);气为生命活动的动力(维系);神乃生命活动的主宰。
3. (较难)简述无形之气与形质之气的异同点。
答案:二气共同之处均为细小而分散的物质。不同之处:无形之气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且肉眼难以看到。形质之气以凝聚的状态存在,且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4. (较难)你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①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②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③精气有“有形”与“无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5. (较难)气运动有何意义?
答案: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几种。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使整体宇宙充满了生机,推动着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和消亡,维持着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平衡。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了生生之机。
6. (较难)气化的形式主要可概括为哪几种?
答案: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化的形式主要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四种。
7. (较难)为什么说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答案:精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包括:①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②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六论述题
1.(很难)试述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②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主要形式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更新变化四种。③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④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2.(很难)古代哲学中精和气各自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精概念的形成:①源于“水地说”,即由水、地生万物发展而来。②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③古代哲学家在“水地说”与对人体之精认识的基础上,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概念的形成:①源于“云气说”,即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大气等是气概念产生之源。②中医学对人体之气的认识,也是气概念产生的基础。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则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即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
3. (很难)为什么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答案:精、气、神是中医精气学说中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