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会影响到滨海四道和滨海五道部分路段,但是由于几条道路的通流量较小,结合考虑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建议工程穿越市政道路仍采用开槽埋管的施工方式。
滨海十四路、丁香路路口实景 滨海十四路、滨海三道路口实景
2.4污水管管材管径
结合当地管材的应用经验及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本工程拟建污水管管材推荐采用玻璃钢夹砂管,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管道运行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重量较轻、施工难度相对较低。
根据现有的资料,雪花啤酒厂峰值排水量达700吨/小时,各管径的排水能力分析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污水管道排水能力分析表
编号 1 2 3 污水输送量 (L/s) 194.5 194.5 194.5 管径 (mm) 500 600 800 计算充满度 规范充满度 0.84 0.58 0.37 0.70 0.70 0.70 由于拟建污水管道接入了滨海十四路沿线一些街坊管的污水,其污水量势必大于700吨/小时,因此上表中所得充满度应随之增加。由计算结果可知,若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N500,充满度已超过规范
要求,管径过小不可行。若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N600,虽然充满度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要求,但距离规范充满度余量较小,在接入街坊管污水后,可能造成充满度增大,不满足要求。若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N800,其计算充满度既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又具备较大的预留空间,因此本工程推荐拟建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N800。
2.5推荐方案
综上分析,本工程解决雪花啤酒厂污水出路的推荐方案为:敷设一根管径为DN800的污水辅管,管材采用玻璃钢夹砂管,管道位于滨海十四路北侧机动车道内,距道路中心线2.5m。拟建污水管道从雪花啤酒厂起始,沿滨海十四路一路向东敷设。先开展一期工程,拟建污水管道接入滨海三道下游管道。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继续敷设污水辅管,最终雪花啤酒厂污水直接排入位于滨海十四路、滨海五道路口西南角的滨海园区2#污水处理厂处理。工程采用开槽埋管施工的施工方式。具体方案设计见下图。
2.6结构设计
2.6.1工程概况
拟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污水管道管径为DN800, 主要沿滨海十四路敷设,全长约1.47km。 2.6.2地质条件
根据2003年10月《温州市滨海园区二期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三甲河以北),滨海园区地貌单元为滨海平原,自地表以下土层以海(泻湖)相沉积物为主,第四系地层由淤泥、淤泥质土、粘土及粉质粘土组成。自上而下分为四层,其中②层又分为三个亚层,分述如下:
①层粘土:可塑状,湿,具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斑点或结核,局部含少量粉细砂或植物根系,表浅部植物根系相对较多,往下渐软。该层主要分布于陆域,河流处有缺失,厚度1.20~2.00m。
②-1层淤泥:流塑状,饱和,具高压缩性、中~高灵敏度、高空隙比及高含水量,含少量粉细砂、半炭化物碎屑等,往底部砂含量略有增加,达5~15%。该层全场均有分布,顶板埋深1.20~2.00m,厚度2.10~7.10m。
②-2层淤泥混粉细砂:流塑状,饱和,粉细砂富集时呈松散状,具高压缩性,土体不均匀,粉细砂含量占20~40%不等,局部呈互层状,偶见少许贝壳碎片和炭化物碎屑。该层全场均有分布,顶板埋深3.80~9.00m,厚度1.50~7.60m。
②-3层淤泥:流塑状,饱和,土质较均一,具高压缩性、中~高灵敏度、高空隙比及高含水量,局部含少量贝壳碎片、粉细砂及半炭化物碎屑。该层全场均有分布,顶板埋深6.40~12.20m,
相关推荐: